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

论非全日制用工劳动者的权益保障--以乌鲁木齐市餐饮业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0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章 非全日制用工的概述第12-19页
 第一节 非全日制用工的内涵及其特点第12-16页
  一、 非全日制用工的概念界定第12-14页
  二、 非全日制用工的特点第14-16页
 第二节 非全日制用工兴起的原因及其存在的意义第16-19页
  一、 非全日制用工兴起的原因第16-17页
  二、 非全日制用工存在的意义第17-19页
第二章 国际组织与典型国家、地区非全日制用工法律的比较与研究第19-28页
 第一节 国际劳工组织有关非全日制用工的法律梳理第19-20页
  一、 国际劳工组织非全日制用工的立法沿革第19-20页
  二、 国际劳工组织非全日制用工的分析及借鉴第20页
 第二节 典型国家和地区非全日制用工法律的分析与借鉴第20-24页
  一、 荷兰关于非全日制用工法律的分析与借鉴第21-22页
  二、 英国关于非全日制用工法律的分析与借鉴第22-23页
  三、 德国关于非全日制用工法律的分析与借鉴第23-24页
  四、 我国台湾地区关于非全日制用工法律的分析与借鉴第24页
 第三节 我国有关非全日制用工法律制度的梳理与分析第24-28页
  一、 非全日制劳动者的界定第25页
  二、 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的订立与双重劳动关系第25-26页
  三、 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的内容第26页
  四、 最低工资标准的设置第26-27页
  五、 社会保险的设计第27页
  六、 非全日制劳动关系的终止和解除第27-28页
第三章 乌鲁木齐市餐饮业非全日制用工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第28-38页
 第一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相关政策与办法的解析第28-30页
  一、 初始阶段第28页
  二、 建立阶段第28-29页
  三、 细化与完善阶段第29-30页
 第二节 乌鲁木齐市餐饮业非全日制用工的现状及分析第30-35页
  一、 乌鲁木齐市餐饮业的现状及分析第31-32页
  二、 乌鲁木齐市餐饮业非全日制用工的现状与分析第32-35页
 第三节 乌鲁木齐市餐饮业非全日制用工存在的问题第35-38页
  一、 用人单位支付小时工工资过低第35-36页
  二、 非全日制劳动者参保率较低第36页
  三、 劳动监察力量薄弱第36-37页
  四、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者变相超时工作的现象严重第37-38页
第四章 保障乌鲁木齐市餐饮业非全日制劳动者权益的对策第38-46页
 第一节 立法者应把握的理论观念和基本思路第38-40页
  一、 保护非全日制劳动者享有与全日制劳动者平等的劳动权利第38页
  二、 注重保障非全日制劳动者的权益与用工形式灵活性的统一第38-39页
  三、 确立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的适用范围第39页
  四、 明确小时最低工资的计量标准第39-40页
  五、 完善非全日制劳动者的参保办法第40页
 第二节 执法者应该坚守的责任和履行的义务第40-44页
  一、 保护非全日制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第41-42页
  二、 完善现有的劳动监督机制第42-43页
  三、 完善非全日制用工备案制度第43-44页
 第三节 守法者自身应当提高维权意识和素养第44-46页
  一、 转变自身观念,树立参保意识第44页
  二、 增强法律意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44-45页
  三、 注重自身职业技能的提升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49-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整合审计、审计费用和审计质量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经营性现金流估计误差、管理层盈余预测准确性与债务期限关系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