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引言 | 第9-13页 |
| 第一章 滇产草乌类药材ITS序列分析 | 第13-23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3-16页 |
| ·试验材料 | 第13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13-14页 |
| ·试验溶液配制 | 第14页 |
| ·试验方法 | 第14-16页 |
| ·序列分析 | 第16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6-20页 |
| ·碱基差异位点分析 | 第16-19页 |
| ·遗传距离和系统树 | 第19-20页 |
| 3. 小结与讨论 | 第20-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滇产草乌类药材草乌甲素原料筛选 | 第23-35页 |
| 1. 滇产草乌类植物药用部位的表型性状分析 | 第23-26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23页 |
| ·方法 | 第23页 |
| ·结果 | 第23-26页 |
| 2. 滇产草乌类药材中草乌甲素含量的初步测定 | 第26-33页 |
| ·仪器与试药 | 第26页 |
| ·方法 | 第26-32页 |
| ·草乌甲素含量测定结果 | 第32页 |
| ·试验条件讨论 | 第32-33页 |
| 3. 小结与讨论 | 第33-35页 |
| 第三章 滇产草乌类药材中二萜生物碱分布情况初步分析 | 第35-50页 |
| 1. 滇乌碱、草乌甲素和黑乌弱碱的药理作用 | 第35页 |
| 2. 仪器与试药 | 第35-37页 |
| ·仪器 | 第35-36页 |
| ·试药 | 第36-37页 |
| 3. 方法与结果 | 第37-47页 |
| ·方法 | 第37-45页 |
| ·样品测定结果 | 第45-47页 |
| 4. 试验条件讨论 | 第47-48页 |
| 5. 小结与讨论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文献综述 | 第51-65页 |
| 1. 草乌甲素的研究进展 | 第51-58页 |
| 参考文献一 | 第56-58页 |
| 2.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 | 第58-65页 |
| 参考文献二 | 第62-65页 |
| 附录 | 第65-79页 |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