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腐真菌对金属硼处理材的腐朽能力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 ·木材腐朽 | 第9-10页 |
| ·木腐菌概述 | 第9-10页 |
| ·木腐菌的腐朽类型及特征 | 第9-10页 |
| ·木腐菌酶学和腐朽能力研究 | 第10页 |
| ·木材防腐 | 第10-17页 |
| ·国内外木材防腐现状 | 第11页 |
| ·木材防腐剂种类 | 第11-14页 |
| ·油类防腐剂 | 第12页 |
| ·油载防腐剂 | 第12页 |
| ·水载防腐剂 | 第12-14页 |
| ·提高硼类防腐剂抗流失性能的研究 | 第14-17页 |
| ·表面处理 | 第14-15页 |
| ·无机金属与硼酸盐复合处理 | 第15-16页 |
| ·其他助剂添加处理 | 第16-17页 |
| ·本文研究的木材种类及其主要用途 | 第17-18页 |
| ·柚木 | 第17页 |
| ·橡木 | 第17页 |
| ·菠萝格 | 第17页 |
| ·杉木 | 第17-18页 |
| ·花旗松 | 第18页 |
| ·马尾松 | 第18页 |
| ·本研究的设计 | 第18-19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 2 木腐真菌的采集与鉴定 | 第19-2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9-20页 |
| ·供试仪器 | 第19页 |
| ·供试培养基 | 第19-20页 |
| ·菌种采集、分离与保存 | 第20页 |
| ·菌种鉴定 | 第20页 |
| ·菌种形态与显微观察 | 第20页 |
| ·木腐菌的 DNA 提取和分子鉴定 | 第2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0-25页 |
| ·菌种鉴定 | 第20-25页 |
| ·MX1 菌株的鉴定 | 第20-23页 |
| ·MX2 菌株的鉴定 | 第23页 |
| ·MX3 菌株的鉴定 | 第23-24页 |
| ·MX4 菌株的鉴定 | 第24页 |
| ·MX5 菌株的鉴定 | 第24-25页 |
| ·讨论 | 第25-26页 |
| 3 木腐真菌的酶活力和木材腐朽能力研究 | 第26-3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6-29页 |
| ·供试真菌 | 第26页 |
| ·供试试剂和仪器 | 第26-27页 |
| ·粗酶液制备 | 第27页 |
| ·粗酶液总蛋白含量测定 | 第27页 |
| ·木质素酶活力测定 | 第27页 |
| ·漆酶(Lac)活力测定 | 第27页 |
| ·锰过氧化物酶(Mnp)活力测定 | 第27页 |
|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活力测定 | 第27页 |
| ·纤维素酶活力测定 | 第27-28页 |
| ·内切葡聚糖酶活力测定 | 第27-28页 |
| ·外切葡聚糖酶活力测定 | 第28页 |
| ·β-葡萄糖苷酶活力测定 | 第28页 |
| ·木材侵染能力测定 | 第28页 |
| ·数据分析 | 第28-2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1页 |
| ·木腐真菌木质纤维素酶活性 | 第29页 |
| ·木材侵染能力分析 | 第29-31页 |
| ·讨论 | 第31-33页 |
| 4 金属盐对硼酸木材防腐剂抗水流失性能的改善 | 第33-3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5页 |
| ·供试木材 | 第33页 |
| ·供试试剂与仪器 | 第33-34页 |
| ·硼酸防腐木材的制备 | 第34页 |
| ·流失实验 | 第34-3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5-36页 |
| ·讨论 | 第36-37页 |
| 5 金属-硼处理材耐腐朽能力研究 | 第37-4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 ·供试材料 | 第37页 |
| ·供试仪器 | 第37页 |
| ·真菌耐腐性能测试 | 第37-3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1页 |
| ·讨论 | 第41-43页 |
| 6 全文总结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52页 |
| 附录 | 第52-56页 |
| 个人简介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