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提炼创新发展的“滨海模式” | 第8页 |
·发现进一步创新的着力点 | 第8-9页 |
·寻找创新发展的科学路径 | 第9页 |
·提供率先发展的现实典范 | 第9页 |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9-10页 |
·定性分析 | 第9-10页 |
·定量分析 | 第10页 |
·实证分析 | 第10页 |
·规范分析 | 第10页 |
·研究思路、内容与框架 | 第10-13页 |
·论文研究的思路 | 第10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论文研究的框架结构 | 第11-13页 |
第二章 中国人大代表制度及代表联络方式的形成与发展 | 第13-22页 |
·中国人大代表制度 | 第13-14页 |
·人大代表制度的演进 | 第13页 |
·中国人大代表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第13-14页 |
·中国人大代表联络工作制度 | 第14-15页 |
·人大常委会的设立与代表联系制度的建立 | 第14页 |
·代表联络机构的设置与联系方式的探索 | 第14-15页 |
·国内部分地区人大代表联络工作创新经验与借鉴 | 第15-22页 |
·上海浦东新区——代表工作思路制度 | 第15-16页 |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代表联络机制 | 第16页 |
·云南省昆明市——代表联络工作思路、活动内容和形式 | 第16-17页 |
·河北省保定市——代表履职平台建设 | 第17-18页 |
·福建省厦门市——代表建议督办奖评 | 第18页 |
·湖南省长沙市——代表活动丰富化 | 第18页 |
·重庆市渝北区——代表工作机构人员配备 | 第18-19页 |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代表履职考评 | 第19页 |
·借鉴与启示 | 第19-22页 |
第三章 滨海新区人大代表联络工作发展历程与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22-44页 |
·滨海新区人大代表联络工作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22-34页 |
·滨海新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建立 | 第22-25页 |
·代表联络组织机构的设置 | 第25-29页 |
·代表联络工作创新步伐 | 第29-34页 |
·滨海新区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的创新模式 | 第34-40页 |
·代表联络工作创新的亮点 | 第34-38页 |
·代表联络工作创新的“滨海模式” | 第38-40页 |
·滨海新区人大代表联络工作存在问题分析 | 第40-44页 |
·代表联络组织机构尚不健全 | 第40页 |
·代表联络工作制度不尽完善 | 第40-41页 |
·代表履职平台较为匮乏 | 第41页 |
·代表活动开展不够理想 | 第41-42页 |
·代表议案建议督办力度有待加强 | 第42页 |
·代表履职考评机制仍未建立 | 第42-44页 |
第四章 滨海新区人大代表联络工作创新方案设计与实施对策 | 第44-51页 |
·运用系统思想理顺思路、制度和组织结构 | 第44-46页 |
·代表联络工作思路“系统化”:总体+部分 | 第44-45页 |
·代表联络工作制度“子系统化”:制定+修改+废除 | 第45页 |
·代表联络组织结构“平衡化”:联络处+工委 | 第45-46页 |
·运用服务理念保障代表履职 | 第46-48页 |
·代表履职平台“覆盖化”:功能区+代表小组 | 第46-47页 |
·代表活动内容“丰富化”:常规+自选 | 第47页 |
·代表活动方式“品牌化”:基本+品牌 | 第47-48页 |
·运用激励手段增强代表履职动力和实效 | 第48-51页 |
·代表建议督办“激励化”:粘贴+表彰 | 第48-49页 |
·代表履职动力“群体化”:个体+群体 | 第49页 |
·代表履职评价“述评化”:登记+述职+评分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