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化学纤维工业论文--再生纤维论文

粘胶活性碳纤维分子和孔结构转变及功能性应用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23页
第一章 绪论第23-58页
   ·活性碳纤维(ACF)简介第23-25页
     ·活性碳纤维的特点第23-24页
     ·活性碳纤维的起源和发展第24-25页
   ·活性碳纤维的现状及在我国的发展情况第25-26页
   ·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工艺第26-28页
     ·原料第26-27页
     ·粘胶活性碳纤维制备工艺第27-28页
       ·预处理第27页
       ·裂解工艺第27页
       ·碳化工艺第27-28页
       ·活化工艺第28页
   ·活性碳纤维的基本理论研究第28-35页
     ·粘胶纤维碳化理论第28-30页
     ·活化机理第30-32页
       ·气体活化成孔机理第30-31页
       ·化学活化成孔机理第31-32页
     ·纤维物理结构、表面化学结构及孔结构第32-35页
       ·纤维物理结构第32-33页
       ·表面化学结构第33页
       ·表面孔结构第33-35页
       ·制备工艺对化学结构和孔结构的影响第35页
   ·孔的表征、吸附原理和吸附特性第35-43页
     ·孔的大小和形态第35-36页
     ·吸附的本质第36-37页
     ·吸附特性第37-40页
     ·孔的表征第40-43页
       ·BET法第41页
       ·t—法第41-42页
       ·BJH法孔径分布第42页
       ·其他方法第42-43页
   ·脱附再生第43页
   ·活性碳纤维的扩孔和改性第43-45页
     ·中孔活性碳纤维第44页
     ·活性碳纤维表面改性和孔结构控制第44-45页
   ·活性碳纤维的应用第45-47页
     ·溶剂回收第45页
     ·催化剂载体第45页
     ·饮用水净化/污水处理第45-46页
     ·香烟滤嘴第46页
     ·贵/重金属的富集分离第46页
     ·室内及环境空气净化第46页
     ·个人防护和医疗卫生用品第46-47页
     ·其它第47页
   ·本论文的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47-50页
     ·本论文的意义第47-48页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第48-50页
       ·催化和活化体系的评选和作用理论第48页
       ·在磷酸盐作用下纤维大分子的化学和物理结构转变第48页
       ·中孔、大孔ACF的研究和孔结构特征第48-49页
       ·制备新技术与评价第49页
       ·活性碳纤维对单组分和复合污染的吸附再生性能第49页
       ·光催化活性碳纤维研究第49页
       ·高强度ACF的制备及其作为高效电极材料的应用研究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8页
第二章 粘胶活性碳纤维的催化剂作用机理及其评选第58-73页
   ·引言第58-59页
   ·实验方法第59-60页
     ·催化剂第59页
     ·试样准备第59页
     ·热失重分析(TGA/DTG)第59页
     ·活性碳纤维的制备第59-60页
     ·得率的计算第60页
     ·比表面积(S_(BET))的测定第60页
   ·结果与讨论第60-71页
     ·纯粘胶纤维的热分解和碳化第60-62页
     ·磷酸氢二铵(DAP)、磷酸二氢铵(ADP)的热分解作用第62-65页
     ·磷酸铵(AP)、磷酸(PA)的热分解作用第65-66页
     ·硫酸铵(AS)的热分解作用第66-67页
     ·分解峰的形态表征与得率预测第67-69页
     ·粘胶纤维的碳化及活化得率第69-71页
   ·小结第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第三章 DAP催化粘胶纤维的低温裂解和物化结构转变机理第73-84页
   ·引言第73-74页
   ·实验方法第74-75页
     ·原料第74页
     ·粘胶纤维的低温热处理(氧化)第74页
     ·测试方法第74页
       ·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74页
       ·结晶结构(WAXS分析)第74页
       ·元素分析第74页
       ·纤维直径测定第74页
     ·磷酸氢二铵的热失重第74-75页
   ·结果与讨论第75-82页
     ·低温热处理(裂解)过程中纤维化学结构的变化第75-78页
     ·低温热处理过程中纤维结晶结构的变化第78-80页
     ·纤维直径的变化第80页
     ·纤维失重随热处理温度的变化第80-81页
     ·热处理过程中元素组成的变化第81-82页
   ·小结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4页
第四章 DAP催化粘胶纤维的碳化活化机理和表面孔结构研究第84-98页
   ·引言第84页
   ·实验方法第84-85页
     ·原料第84页
     ·催化剂第84页
     ·粘胶纤维的碳化和活化第84-85页
     ·测试方法第85页
       ·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85页
       ·结晶结构(WAXS)分析第85页
       ·纤维直径的测定第85页
       ·元素分析第85页
       ·纤维表面形貌第85页
       ·吸附等温线、孔径分布和比表面积(S_(BET))的测定第85页
   ·结果与讨论第85-95页
     ·碳化和活化过程中分子结构的变化第86-88页
     ·结晶结构的变化第88-89页
     ·纤维直径的变化第89-90页
     ·纤维元素组成的变化第90-91页
     ·纤维表面形貌的变化第91-92页
     ·活性碳纤维(ACF)表面的微细结构第92-94页
     ·活性碳纤维的等温吸附和孔分布第94-95页
   ·小结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98页
第五章 中孔和大孔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及孔结构研究第98-119页
   ·引言第98-99页
   ·实验方法第99-101页
     ·含TiO_2粘胶纤维的制备第99页
     ·中孔活性碳纤维(ACF)的制备第99页
     ·大孔活性碳纤维(ACF)的制备第99页
     ·孔结构的测定第99-100页
     ·ACF的表面形态和孔结构第100页
     ·微晶结构第100页
     ·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第100-101页
   ·结果与讨论第101-116页
     ·中孔ACF的制备及孔结构第101-105页
       ·活化温度第101-103页
       ·活化时间第103-105页
     ·大孔ACF的制备及孔结构第105-113页
       ·不同活化温度下的孔结构第105页
       ·由粘胶初生纤维制备ACF的孔结构第105-107页
       ·由常规ACF二次活化扩孔的孔结构第107-108页
       ·孔径分布第108-113页
     ·活化条件对微晶结构的影响第113-115页
     ·不同孔径ACF的吸附能力第115-116页
   ·小结第116-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19页
第六章 粘胶活性碳纤维低成本制备新技术第119-129页
   ·引言第119-120页
   ·实验方法第120-121页
     ·原料第120页
     ·催化剂第120页
     ·纤维浸渍率的测定第120页
     ·纤维收缩率第120页
     ·纤维的低温裂解(氧化)、碳化及活化得率第120页
     ·活性碳纤维(ACF)毡的制备第120页
     ·工艺路线第120-121页
     ·比表面积的测定第121页
     ·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121页
     ·广角X衍射第121页
     ·孔径分布第121页
   ·结果与讨论第121-128页
     ·碳化得率及收缩率第121-122页
     ·活化得率和比表面积第122-123页
     ·活化收缩率第123-124页
     ·综合指标——有效得率第124-125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125-126页
     ·两种工艺制备ACF的孔结构特征第126-127页
     ·两种工艺对ACF微晶结构的影响第127-128页
   ·小结第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29页
第七章 活性碳纤维对单组分和复合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与再生研究第129-144页
   ·引言第129页
   ·实验方法第129-133页
     ·活性碳纤维第129-130页
     ·代表性低分子有机溶剂第130页
     ·对水汽及甲醛混合气体的吸附第130页
     ·吸附和测试方法第130页
     ·ACF的热再生第130页
     ·ACF对空气中甲醛的吸附和测量方法第130-132页
     ·对腈纶厂纺丝凝固浴中油类杂质的吸附与再生第132-133页
   ·结果与讨论第133-142页
     ·对低分子有机溶剂蒸气的吸附和再生后的二次吸附第133-134页
     ·对饱和水汽及与甲醛混合气体的吸附与自然解吸第134-137页
     ·ACF对空气中低浓度甲醛的吸附第137-139页
     ·ACF对复合有机物等油类杂质的吸附与再生第139-142页
       ·样品含油率第139页
       ·ACF用量第139-140页
       ·ACF吸附时间与吸油率的关系第140页
       ·温度与除油率的关系第140-141页
       ·脱附再生与二次吸附第141-142页
   ·小结第142-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44页
第八章 活性碳纤维负载TiO_2光催化降解大分子污染物的研究第144-153页
   ·引言第144-145页
   ·实验方法第145-146页
     ·TiO_2负载第145页
     ·试样热处理第145页
     ·TiO_2结晶结构和形态结构分析第145-146页
     ·光催化装置第146页
     ·光催化降解第146页
   ·结果与讨论第146-151页
     ·热处理温度对二氧化钛晶型的影响第146-147页
     ·不同负载处理方式对TiO_2形态的影响第147-149页
     ·光催化降解性能第149-151页
   ·小结第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53页
第九章 高性能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及其电性能研究第153-165页
   ·引言第153-154页
   ·实验方法第154-155页
     ·原材料第154页
     ·制备工艺第154页
     ·大型试验第154页
     ·电性能测试第154-155页
   ·结果与讨论第155-162页
     ·活化工艺与ACF指标第155-156页
     ·电容器测试和性能指标第156-160页
       ·容量性能和放电效率第156-158页
       ·内阻和功率性能第158-159页
       ·漏电流和自放电性能第159-160页
       ·循环性能和高温性能第160页
     ·与国外产品的比较分析第160-162页
       ·纤维强度第161页
       ·纤维孔结构第161-162页
   ·小结第162-163页
 参考文献第163-165页
第十章 总结和展望第165-169页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专利第169-171页
致谢第171页

论文共1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成型机理研究
下一篇:异形纤维喷丝板的设计、加工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