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LN静态再结晶行为及其组织演变模拟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AP1000 核电主管道用 316LN 不锈钢 | 第10-12页 |
·AP1000 核电主管道简介 | 第10页 |
·核电管道材料发展历程 | 第10-11页 |
·316LN 不锈钢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热变形过程中再结晶机制 | 第12-16页 |
·金属的动态再结晶理论 | 第12-13页 |
·金属的亚动态再结晶理论 | 第13页 |
·金属的静态再结晶理论 | 第13-14页 |
·再结晶组织的预测方法 | 第14-16页 |
·元胞自动机的应用 | 第16-18页 |
·元胞自动机的发展历史 | 第16页 |
·元胞自动机的主要应用 | 第16-18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316LN 静态再结晶行为研究 | 第20-36页 |
·引言 | 第20页 |
·试验材料及方案 | 第20-22页 |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热压缩试验方案 | 第20-21页 |
·金相组织试验 | 第21-22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22-26页 |
·双道次热压缩应力应变曲线 | 第22-23页 |
·静态再结晶体积分数的测定 | 第23-25页 |
·变形参数对静态再结晶的影响 | 第25-26页 |
·静态再结晶的动力学方程 | 第26-30页 |
·静态再结晶晶粒尺寸研究 | 第30-35页 |
·试验方案 | 第30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0-34页 |
·静态再结晶晶粒尺寸模型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316LN 静态再结晶元胞自动机建模过程 | 第36-50页 |
·引言 | 第36页 |
·元胞自动机法简介 | 第36-37页 |
·元胞自动机定义 | 第36页 |
·元胞自动机模型的组成 | 第36-37页 |
·316LN 静态再结晶 CA 模型建立 | 第37-46页 |
·元胞空间几何划分 | 第38-39页 |
·热压缩过程模拟 | 第39-40页 |
·元胞状态、邻居和边界条件设置 | 第40-42页 |
·转变规则 | 第42-46页 |
·316LN 静态再结晶组织模拟的实现 | 第46-49页 |
·输入参数 | 第46页 |
·编写程序 | 第46-48页 |
·微观组织特征统计技术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316LN 静态再结晶元胞自动机模拟 | 第50-59页 |
·引言 | 第50页 |
·初始微观组织 | 第50-51页 |
·热压缩后微观组织 | 第51-52页 |
·静态再结晶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52-58页 |
·动力学模型验证 | 第52-53页 |
·静态再结晶组织演变 | 第53-54页 |
·静态再结晶体积分数 | 第54-56页 |
·晶粒尺寸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