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第8-9页 |
| 縮略语表 | 第9-10页 |
| 1 引言 | 第10-17页 |
|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 第10-12页 |
|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原学 | 第10页 |
| ·IBR流行病学 | 第10-11页 |
| ·IBR的预防和控制 | 第11页 |
| ·IBR检测方法 | 第11-12页 |
| ·单核巨噬细胞生物学特性 | 第12-14页 |
| ·单核巨噬细胞与效应分子NO | 第12-13页 |
|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 第13页 |
| ·巨噬细胞凋亡 | 第13-14页 |
| ·巨噬细胞表面分子 | 第14-16页 |
| ·CD11分子功能 | 第14-15页 |
| ·CD14分子的功能 | 第15-16页 |
| ·MHCI和MHCII分子功能 | 第16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 2 IBRV感染对单核巨噬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第17-28页 |
| ·材料 | 第17-18页 |
| ·病毒与细胞 | 第17页 |
| ·主要试剂 | 第17页 |
| ·主要溶液 | 第17-18页 |
| ·主要仪器 | 第18页 |
| ·方法 | 第18-21页 |
| ·MDBK细胞及病毒培养 | 第18页 |
| ·TCID_(50)测定 | 第18-19页 |
| ·牛单核巨噬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 第19页 |
| ·单核巨噬细胞分泌NO的检测 | 第19-20页 |
| ·单核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测定 | 第20页 |
| ·细胞凋亡的检测 | 第20-21页 |
| ·结果 | 第21-26页 |
| ·病毒培养及TCID_(50)测定结果 | 第21页 |
| ·单核巨噬细胞培养结果 | 第21-22页 |
| ·单核巨噬细胞分泌NO的量 | 第22-23页 |
| ·单核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特性的测定 | 第23-25页 |
| ·单核巨噬细胞的凋亡 | 第25-26页 |
| ·讨论 | 第26-28页 |
| ·单核巨噬细胞的NO分泌量 | 第26-27页 |
| ·单核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 | 第27页 |
| ·巨噬细胞的凋亡 | 第27-28页 |
| ·小结 | 第28页 |
| 3 IBRV感染对单核巨噬细胞表达细胞表面分子的影响 | 第28-37页 |
| ·材料 | 第28-29页 |
| ·主要试剂 | 第28页 |
| ·主要仪器 | 第28页 |
| ·主要溶液 | 第28-29页 |
| ·方法 | 第29-30页 |
| ·单核巨噬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 第29页 |
| ·细胞表面标记分子CD11a和CD14的检测 | 第29页 |
| ·细胞表面标记分子MHCI类和MHCII类分子的检测 | 第29-30页 |
| ·结果 | 第30-35页 |
| ·表面分子CD14的表达 | 第30-31页 |
| ·表面分子CD11a的表达 | 第31-32页 |
| ·表面分子MHCI类和MHCII类分子的表达 | 第32-35页 |
| ·讨论 | 第35-37页 |
| ·巨噬细胞细胞表面分子CD11a及CD14 | 第35-36页 |
| ·巨噬细胞表面分子MHCI和MHCII | 第36-37页 |
| ·小结 | 第37页 |
| 4 结论 | 第37-38页 |
| 致谢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5页 |
| 作者简介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