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本文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相关的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与模型的实现 | 第13-14页 |
·文章的安排及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文章的安排 | 第14-15页 |
·文章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综述 | 第16-20页 |
·产业结构及其演变过程 | 第16-17页 |
·产业结构概念的演变 | 第16页 |
·我国产业结构的含义与分类 | 第16页 |
·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 | 第16-17页 |
·经济增长与影响因素 | 第17-20页 |
·经济增长的含义 | 第17-18页 |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 第18页 |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 第18-20页 |
第三章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方法理论概述 | 第20-25页 |
·单整及单位根检验 | 第20-22页 |
·单整定义 | 第20页 |
·单位根及其检验 | 第20-21页 |
·单整的 ADF(Augment Dickey-Fuller)检验 | 第21-22页 |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建立 | 第22页 |
·协整及其检验 | 第22-23页 |
·协整的定义 | 第22-23页 |
·多变量协整检验的 JJ(Johansen-Juselius)检验 | 第23页 |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23-25页 |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概念及思想 | 第23-24页 |
·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 | 第24-25页 |
第四章 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25-40页 |
·变量的选择与数据的处理 | 第25-26页 |
·变量指标的选择 | 第25页 |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第25-26页 |
·我国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情况 | 第26-28页 |
·平稳性检验 | 第28-29页 |
·协整的检验 | 第29-33页 |
·VAR 模型的建立 | 第29-32页 |
·Johansen 协整检验 | 第32-33页 |
·误差修正模型 | 第33-35页 |
·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检验 | 第35-36页 |
·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 | 第36-40页 |
·脉冲响应分析 | 第36-38页 |
·预测方差的分解 | 第38-40页 |
第五章 我国三大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回归分析 | 第40-44页 |
·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模型 | 第40-41页 |
·指标的选取 | 第41页 |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贡献的定量测定 | 第41-44页 |
第六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44-48页 |
·本文的相关结论 | 第44-45页 |
·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 | 第44-45页 |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结果分析 | 第45页 |
·相关政策建议 | 第45-46页 |
·本文的不足之处及进一步改进方向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A | 第51-52页 |
致谢词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