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选题背景及依据 | 第8-9页 |
·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9-11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1页 |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1页 |
·取得的主要成果认识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3-19页 |
·安徽巢湖地区构造和地理位置及剖面概况 | 第13-15页 |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中二叠世地质背景 | 第15-19页 |
第三章 燧石结核和燧石团块岩石学特征 | 第19-38页 |
·巢湖地区栖霞组灰岩及燧石结核特征 | 第19-27页 |
·宏观岩石学特征 | 第19-21页 |
·微观岩石学特征 | 第21-26页 |
·化石及含有物 | 第26-27页 |
·乌鲁木齐芦草沟组含燧石团块微晶碳酸盐岩特征 | 第27-38页 |
·宏观岩石学特征 | 第27-32页 |
·微观岩石学特征 | 第32-36页 |
·古生物特征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地球化学特征 | 第38-51页 |
·安徽巢湖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燧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第38-45页 |
·栖霞组燧石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38-40页 |
·栖霞组燧石和灰岩微量元素特征 | 第40-44页 |
·栖霞组含燧石灰岩及燧石中Sr、Nd同位素投点 | 第44-45页 |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中二叠统芦草沟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第45-51页 |
·芦草沟组燧石与其围岩主量元素特征 | 第45-46页 |
·芦草沟组燧石与其围岩微量元素特征 | 第46-49页 |
·芦草沟组碳酸盐岩与燧石的Sr、Nd同位素投点 | 第49-51页 |
第五章 燧石成因分析及讨论 | 第51-56页 |
结论与认识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