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缩略词表 | 第8-9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8页 |
| 1 中医对失眠的认识及治疗 | 第11-14页 |
| 2 西医对失眠的认识及治疗 | 第14-15页 |
|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 4 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 | 第17-18页 |
| 主要相关概念或理论 | 第18-21页 |
| 1 杵针特定穴位 | 第18-19页 |
| 2 行杵基本手法 | 第19-21页 |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1-28页 |
| 1 研究对象 | 第21-23页 |
| 2 技术路线图 | 第23页 |
| 3 研究方案 | 第23-28页 |
| 研究结果 | 第28-40页 |
| 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 第28-32页 |
| 2 干预后组间比较 | 第32-36页 |
| 3 干预前后组内比较 | 第36-40页 |
| 讨论 | 第40-43页 |
| 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分析 | 第40页 |
| 2 两种杵针操作流程对老年人失眠改善作用的比较 | 第40-41页 |
| 3 两组在PSQI各因子方面对老年人失眠的作用比较 | 第41-43页 |
| 结论 | 第43-44页 |
| 研究局限及展望 | 第44-46页 |
| 1 研究局限 | 第44-45页 |
| 2 研究展望 | 第45-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3页 |
| 综述 | 第5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 附录 | 第65-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