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钩藤饮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偶测血压、动态血压对比评价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缩略词 | 第10-11页 |
1. 绪论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相关技术研究现状及立题依据 | 第12-13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3-28页 |
·原发性高血压 | 第13-15页 |
·定义 | 第13页 |
·血压的生理、病理特点 | 第13-15页 |
·血压监测 | 第15-21页 |
·诊室血压 | 第16页 |
·家庭血压 | 第16页 |
·动态血压 | 第16-21页 |
·高血压病的中医机理 | 第21-22页 |
·高血压治疗 | 第22-28页 |
·非药物治疗 | 第22页 |
·西药治疗 | 第22-26页 |
·中医治疗 | 第26-28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8-32页 |
·病例来源 | 第28-29页 |
·基本情况 | 第29页 |
·治疗方法 | 第29-30页 |
·观察项目 | 第30页 |
·疗效判定 | 第30页 |
·血压疗效判定标准 | 第30页 |
·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第30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30页 |
·药品及使用仪器 | 第30-32页 |
4. 观察方法 | 第32-34页 |
·血压测量 | 第32页 |
·监测方法 | 第32页 |
·给药方法 | 第32-34页 |
5. 结果 | 第34-46页 |
·:治疗前后各种指标均值变化情况 | 第34-43页 |
·:症状改善及副作用评价 | 第43页 |
·:对血压变异性及夜间下降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对心率的影响 | 第44页 |
·:治疗后动态血压与偶测血压值比较 | 第44-46页 |
6. 讨论 | 第46-51页 |
7.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综述 | 第56-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1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