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绪论 | 第9-15页 |
| ·选题背景和目的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 第1章 高校校园媒体概况分析 | 第15-18页 |
| ·高校校园媒体的概念和范围 | 第15页 |
| ·高校校园媒体的特点 | 第15-17页 |
| ·受众“亚文化”特质明显 | 第16页 |
| ·半封闭半开放性 | 第16页 |
| ·非商品特性 | 第16-17页 |
| ·高校校园媒体的功能 | 第17-18页 |
| ·高校校园媒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 | 第17页 |
| ·高校校园媒体是舆论引导与监督的重要工具 | 第17-18页 |
| ·高校校园媒体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辅助手段 | 第18页 |
| 第2章 高校校园媒体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 第18-27页 |
|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社会媒体发展强势,对校园媒体形成巨大冲击 | 第18-20页 |
| ·高校校园媒体发展陷入瓶颈,亟需改革创新 | 第20-25页 |
| ·高校校园媒体发展陷入瓶颈的表现 | 第20-22页 |
| ·高校校园媒体发展陷入瓶颈的原因 | 第22-25页 |
| ·媒体生态环境的快速变化对高校宣传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 第25-26页 |
| ·高校媒体的行业生态环境发生变化 | 第25-26页 |
| ·社会信息生态环境的恶化 | 第26页 |
| ·高校立足市场竞争的需要 | 第26-27页 |
| 第3章 高校校园媒体创新的可行性分析 | 第27-30页 |
| ·高校市场巨大的广告价值为传媒创新提供了物质保障 | 第27-29页 |
| ·市场规模大 | 第27-28页 |
| ·市场潜力大 | 第28页 |
| ·广告效果明显 | 第28-29页 |
| ·高校师生的理论素养与能力锻炼的渴望为传媒创新提供了人才保障.. | 第29页 |
| ·社会传媒产业化的成功探索为高校校园媒体创新提供了实践保障 | 第29-30页 |
| 第4章 新形势下高校校园媒体创新的前提——普及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 第30-34页 |
| ·媒介素养教育的含义 | 第30-32页 |
| ·媒介素养的含义 | 第30-31页 |
| ·媒介素养教育 | 第31-32页 |
| ·普及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 第32-34页 |
| ·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问题 | 第32-33页 |
|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 | 第33-34页 |
| 第5章 新形势下高校校园媒体的内容创新 | 第34-37页 |
| ·坚持以“内容为王” | 第35-36页 |
| ·满足高校受众的多元信息需求 | 第35页 |
| ·淡化宣传,以科教新闻为主,凸显“高校新闻”特色 | 第35-36页 |
| ·创新校园媒体内容的表现形式,使受众喜闻乐见 | 第36-37页 |
| 第6章 新形势下高校校园媒体的管理创新 | 第37-43页 |
| ·管理观念的创新 | 第37-40页 |
| ·树立瞭望社会,引领时代发展的观念 | 第37-38页 |
| ·努力以高端文化打造校园媒体的品牌 | 第38-39页 |
| ·积极与社会媒介互动,借力社会媒体谋发展 | 第39页 |
| ·树立媒体经营意识,坚持宣传与经营并举 | 第39-40页 |
| ·管理机制的创新 | 第40-42页 |
| ·组建新闻中心,统筹校内媒体资源 | 第40-41页 |
| ·健全舆论监督机制,实现双向互动 | 第41-42页 |
| ·媒体工作队伍创新 | 第42-43页 |
| ·加强专、兼职队伍建设 | 第42-43页 |
| ·培养多技能的全能型媒体人才 | 第43页 |
| 第7章 新形势下高校校园媒体运作方式创新 | 第43-50页 |
| ·创新校园媒体经营方式,实行市场化运作 | 第43-47页 |
| ·策略性的引入商业广告,自主创收 | 第44-46页 |
| ·引入社会资金,与社会力量合作 | 第46-47页 |
| ·注意协调“宣传”与“经营”之间的平衡问题 | 第47页 |
| ·与校外媒体加强合作 | 第47-48页 |
| ·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合作,组建区域性媒体联盟 | 第47-48页 |
| ·与社会媒体展开双向合作 | 第48页 |
| ·构建“校园媒体——实训基地”一体化模式,促使校园媒体由信息载体向实践平台转变 | 第48-50页 |
| 结语 | 第50-51页 |
| 注释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