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20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一) 政府绩效管理 | 第11-12页 |
(二) 制定完善的考核评价指标 | 第12-14页 |
(三) 借鉴国外政府绩效管理经验 | 第14页 |
三、写作思路和结构 | 第14-15页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5-16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三) 论文创新点 | 第15-16页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20页 |
(一) 领导干部 | 第16-17页 |
(二) 干部绩效考核 | 第17-18页 |
(三) 理论依据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浮山县干部绩效考核现状分析 | 第20-33页 |
一、浮山县概况 | 第20-21页 |
二、考核的领导和组织实施 | 第21-22页 |
三、考核指标内容 | 第22-23页 |
(一) 各乡镇目标任务考核指标内容 | 第22页 |
(二) 县直部门(单位)目标任务考核指标内容 | 第22-23页 |
(三) 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主要内容 | 第23页 |
(四) 干部廉政建设考核内容 | 第23页 |
(五) 各方面评价内容 | 第23页 |
四、考核的程序和方法 | 第23-25页 |
五、分值评定与考核等次确定 | 第25-27页 |
六、考核结果运用 | 第27-28页 |
七、考核纪律与监督 | 第28页 |
八、浮山县干部考核特点 | 第28-29页 |
九、对浮山县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工作的探索“6+X”模式 | 第29-33页 |
(一) 基本原则 | 第29-30页 |
(二) 考核指标 | 第30-31页 |
(三) 考核办法 | 第31-32页 |
(四) 奖惩兑现 | 第32页 |
(五) 相关事项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浮山县干部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3-40页 |
一、考核存在的问题 | 第33-36页 |
(一) 考核主体对信息的掌握不够完整、准确 | 第33-34页 |
(二) 评价标准不够量化,考核指标不全面 | 第34-35页 |
(三) 传统考核方法难以了解和掌握真实信息 | 第35-36页 |
(四) 考核的信息结果反馈不到位 | 第36页 |
二、原因分析 | 第36-40页 |
(一) 考核机构力量薄弱 | 第36-37页 |
(二) 考核指标难以确定 | 第37页 |
(三) 考核结果导向不突出 | 第37-38页 |
(四) 信息材料获取难 | 第38页 |
(五) 考核工作环境欠优化 | 第38页 |
(六) 缺乏政绩成本核算意识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浮山县干部绩效考核体系改进方案 | 第40-46页 |
一、考核队伍建设 | 第40-41页 |
(一) 成立专业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机构 | 第40页 |
(二) 加强对考核人员的培训 | 第40-41页 |
二、加大考核评价过程的监督 | 第41-42页 |
三、引入社会第三方参与考核评价 | 第42-43页 |
四、构建量化考核管理信息系统 | 第43页 |
五、在考评结果衡量上讲求成本效益 | 第43-44页 |
六、加强考核过程中的反馈沟通 | 第44-45页 |
七、加大绩效考核结果运用的力度 | 第45-46页 |
(一) 将绩效纳入干部任用条例的长效机制 | 第45页 |
(二) 建立以绩效定报酬的整改机制 | 第45页 |
(三) 建立完善绩效培训机制 | 第45-46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