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表面间油雾流动的仿真及实验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课题相关背景及来源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颗粒的撞壁 | 第12-13页 |
| ·颗粒的沉降 | 第13-14页 |
|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 第2章 壁面间油雾颗粒运动概述 | 第17-29页 |
| ·油雾颗粒间的碰撞 | 第17-18页 |
| ·油雾颗粒的撞壁 | 第18-20页 |
| ·油雾颗粒的沉降 | 第20-23页 |
| ·旋转流场作用 | 第23-27页 |
| ·液滴的旋流破碎 | 第23-24页 |
| ·剪切应力 | 第24-25页 |
| ·马格纳斯力 | 第25-27页 |
| ·回转表面间油雾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27-29页 |
| 第3章 壁面间油雾流动的数值仿真模型及方法 | 第29-39页 |
| ·控制方程的数学模型 | 第29-33页 |
| ·连续相基本控制方程 | 第29-30页 |
| ·湍流运动模型 | 第30-32页 |
| ·离散相控制方程 | 第32-33页 |
| ·油雾颗粒的离散模型 | 第33-38页 |
| ·颗粒的轨道模型 | 第33-34页 |
| ·射流源模型 | 第34-35页 |
| ·液滴碰撞模型 | 第35-36页 |
| ·液滴破碎模型 | 第36-37页 |
| ·动态曳力模型 | 第37-38页 |
| ·耦合流动计算 | 第38-39页 |
| 第4章 回转表面间油雾流动的仿真分析 | 第39-53页 |
| ·仿真工具简介 | 第39-42页 |
| ·CFD技术的发展历程 | 第39-40页 |
| ·Fluent的工程应用背景 | 第40页 |
| ·Fluent软件的构成 | 第40-41页 |
| ·Fluent仿真步骤 | 第41-42页 |
| ·仿真区域模型建立及网格化 | 第42-43页 |
| ·仿真结果 | 第43-50页 |
| ·固定不转动表面间隙的仿真结果 | 第44-45页 |
| ·回转表面间隙的仿真结果 | 第45-50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0-53页 |
| 第5章 回转表面间油雾流动的实验研究 | 第53-71页 |
| ·实验目的 | 第53页 |
| ·实验原理 | 第53-54页 |
| ·实验台搭建 | 第54-61页 |
| ·气源部分 | 第55-56页 |
| ·油雾发生器 | 第56页 |
| ·环形间隙结构的设计 | 第56-58页 |
| ·油雾颗粒粒径测量设备简介 | 第58-61页 |
| ·实验器材 | 第61页 |
| ·实验内容 | 第61-62页 |
| ·实验步骤 | 第62页 |
| ·实验测得数据及分析 | 第62-69页 |
| ·不同进气流量下相对回转速度对油雾粒径的影响 | 第62-66页 |
| ·不同间隙尺寸下相对回转速度对油雾粒径的影响 | 第66-69页 |
| ·实验结论 | 第69-70页 |
| ·实验与仿真结果对照 | 第70-71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