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向研究--基于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对比分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导论第8-13页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8-9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一) 国内研究现状第9-10页
  (二)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2-13页
  (一) 研究方法第12页
  (二) 创新点第12-13页
第二章 理论框架、养老保险相关基本概念、模式概述和相关基本概念界定第13-18页
 一、理论框架第13-15页
  (一) 福利经济学的养老保险理论第13-14页
  (二) 中间道路理论第14页
  (三) 社会公平理论第14-15页
 二、养老保险基本概念和模式概述第15-18页
  (一) 养老保险的基本概念、特征和模式第15-16页
  (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相关概念界定第16-18页
(三)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概述第18-19页
第三章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与制度现状对比分析第19-36页
 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第20-23页
  (一) 传统养老保险时期第20-21页
  (二)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期第21-23页
 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第23-27页
  (一) 传统养老保险时期第23-25页
  (二)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时期第25-27页
 三、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存的原因分析第27-29页
  (一)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是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产物第27页
  (二) 渐进式改革的产物第27-28页
  (三) 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异步效应第28页
  (四) 管理体制不一致的后果第28-29页
 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对比分析第29-36页
  (一) 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对比第29-32页
  (二) 养老保险公平性评价指标对比第32-36页
第四章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方向第36-48页
 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必要性第36-43页
  (一) 有违社会公平原则第37-39页
  (二) 阻碍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第39-40页
  (三) 冲击劳动者养老价值观第40页
  (四) 降低养老保险的制度效率第40-41页
  (五) 财政负担加重第41-43页
 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第43-48页
  (一)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成效对比第43-46页
  (二)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第46-48页
第五章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阻力——基于试点改革现状分析第48-55页
 一、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现状——以山西省、重庆市为例第49-52页
  (一) 重庆市、山西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试点改革情况第49-51页
  (二) 两省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改革进展情况第51-52页
 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阻力第52-55页
  (一) 试点改革方案缺乏公平性第52-53页
  (二) 利益补偿机制的空洞性第53页
  (三) 改革的推进与改革的成本没有充分协调第53-55页
  (四) 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综合配套政策缺乏协同性第55页
第六章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原则和措施第55-70页
 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原则第56-59页
  (一) 坚持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同步改革的原则第56页
  (二) 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第56-57页
  (三) 坚持待遇不降低原则第57页
  (四) 统一基本,体现差别原则第57-58页
  (五) 立法先行原则第58-59页
 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具体步骤和措施第59-70页
  (一) 建立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相一致的模式第59-64页
  (二) 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利益补充机制第64-67页
  (三) 建立完善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的配套政策第67-70页
结论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下一篇:云南省林业企业融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