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7页 |
·高纯磷酸应用和制备研究 | 第12-15页 |
·高纯磷酸的应用及标准 | 第12-13页 |
·高纯磷酸的制备研究 | 第13-15页 |
·熔融结晶方法简介和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熔融结晶方法概述 | 第15-16页 |
·熔融结晶方法原理和应用 | 第16-20页 |
·多孔介质理论和分形模型在工程中的应用 | 第20-24页 |
·多孔介质理论 | 第20-22页 |
·分形概述及其发展 | 第22-23页 |
·分形理论在工程上的应用 | 第23-24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4-27页 |
·本课题研究背景 | 第24页 |
·国内外关于熔融结晶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25-27页 |
第二章 高纯磷酸物性数据测定和磷酸层结晶过程研究 | 第27-48页 |
·高纯磷酸的密度和黏度数据测定 | 第27-33页 |
·文献综述 | 第27-28页 |
·实验研究 | 第28-29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9-33页 |
·磷酸晶层有效导热系数测定 | 第33-41页 |
·测定原理 | 第34-35页 |
·实验研究 | 第35-37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7-41页 |
·晶层生长中H_20 和主要金属离子的分配系数 | 第41-46页 |
·实验目的和测定方法 | 第41-43页 |
·实验部分 | 第43-44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4-46页 |
·小结 | 第46-48页 |
第三章 熔融结晶过程模拟 | 第48-70页 |
·文献综述 | 第48-49页 |
·液膜结晶过程数学模型建立 | 第49-59页 |
·液膜结晶过程 | 第49-55页 |
·发汗纯化过程 | 第55-56页 |
·生产能力和总有效分配系数 | 第56页 |
·模型求解 | 第56-59页 |
·静态熔融结晶过程数学模型建立 | 第59-63页 |
·静态熔融结晶过程 | 第59-61页 |
·发汗过程 | 第61页 |
·生产能力和总有效分配系数 | 第61-62页 |
·模型求解 | 第62-63页 |
·模拟结果与讨论 | 第63-68页 |
·液膜结晶过程模型模拟结果 | 第63-64页 |
·静态熔融结晶过程模型模拟结果 | 第64-67页 |
·两种熔融结晶模式模型模拟对比 | 第67-68页 |
·小结 | 第68-70页 |
第四章 熔融结晶宏观动力学研究 | 第70-82页 |
·文献综述 | 第70-73页 |
·液膜结晶实验部分 | 第73-75页 |
·实验设备 | 第73-74页 |
·实验方法 | 第74-75页 |
·熔融结晶实验部分 | 第75-76页 |
·实验设备 | 第75页 |
·实验方法 | 第75-76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6-80页 |
·结晶过程 | 第76-79页 |
·发汗过程 | 第79-80页 |
·小结 | 第80-82页 |
第五章 液膜结晶模式制备高纯磷酸工艺研究 | 第82-99页 |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 第82-83页 |
·实验装置 | 第82页 |
·实验原料 | 第82页 |
·实验步骤 | 第82-83页 |
·结晶条件对液膜结晶过程的影响 | 第83-92页 |
·加晶种温度对挂膜过程的影响 | 第83-85页 |
·过冷度对晶层生长速率的影响 | 第85-86页 |
·降温速率对晶层生长速率和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86-88页 |
·原料初始过热度对晶层生长速率和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88-89页 |
·加料速率对晶层生长速率的影响 | 第89-90页 |
·降温终点温度对产率和分配效果的影响 | 第90-92页 |
·发汗条件对产品纯度和产率的影响 | 第92-96页 |
·汗液组成随发汗温度变化 | 第92-93页 |
·发汗终点温度对分离效果与收率的影响 | 第93-95页 |
·产品纯度和密度随晶层的位置的变化 | 第95-96页 |
·液膜结晶次数对产率和产品纯度的影响 | 第96-98页 |
·液膜结晶次数对产率的影响 | 第96-97页 |
·液膜结晶次数对各种离子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97页 |
·结晶次数对母液和汗液组成的影响 | 第97-98页 |
·液膜结晶模式制备高纯磷酸工艺方案 | 第98页 |
·小结 | 第98-99页 |
第六章 静态熔融结晶模式制备高纯磷酸工艺研究 | 第99-115页 |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 第99-100页 |
·实验装置 | 第100页 |
·实验原料 | 第100页 |
·实验方法 | 第100页 |
·结晶条件对静态熔融结晶过程的影响 | 第100-105页 |
·加晶种温度对晶层生长速率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降温速率对晶层生长速率和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结晶终点温度对产率和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103-105页 |
·发汗条件对产品纯度和产率的影响 | 第105-108页 |
·汗液组成随发汗温度变化 | 第105页 |
·发汗终点温度对产品纯度与收率的影响 | 第105-107页 |
·产品纯度和浓度随晶层的位置的变化 | 第107-108页 |
·改进的静态模式——静态多级熔融结晶模式 | 第108-112页 |
·静态多级熔融结晶工艺理论基础和操作模式 | 第108-110页 |
·结晶-熔解级数和结晶次数对产率、产品纯度的影响 | 第110-112页 |
·静态多级熔融结晶模式制备高纯磷酸工艺方案 | 第112-113页 |
·小结 | 第113-115页 |
第七章 分形多孔介质理论应用于熔融结晶过程的研究 | 第115-153页 |
·文献综述 | 第117-121页 |
·分形几何理论基础 | 第117-120页 |
·多孔介质渗液模型 | 第120-121页 |
·晶层的结构和渗透性的分形多孔介质模型 | 第121-127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121-125页 |
·最大孔径? max 和特征参数? 的确定 | 第125-127页 |
·实验研究 | 第127-130页 |
·实验仪器与药品 | 第127-128页 |
·实验方法 | 第128-130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30-135页 |
·不同初始质量分数w_(ini) 和孔隙率下的实验和模型参数计算结果 | 第130-132页 |
·排液过程流率QR,m 的实验和模型模拟结果 | 第132-135页 |
·用修正模型模拟优化的静态熔融结晶工艺的排液过程 | 第135-141页 |
·实验方法和特征参数? 设定 | 第135-136页 |
·优化工艺排液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36-141页 |
·关于特征参数? 和修正模型意义的讨论 | 第141-148页 |
·关于特征参数? 的讨论 | 第141-147页 |
·修正模型意义的讨论 | 第147-148页 |
·晶层发汗过程的分形多孔介质模型 | 第148-151页 |
·发汗模型修正 | 第148-149页 |
·拟合结果与讨论 | 第149-151页 |
·小结 | 第151-153页 |
第八章 液膜结晶及静态多级熔融结晶过程优化及比较 | 第153-160页 |
·两种结晶模式的优化 | 第153-154页 |
·优化指标和约束条件 | 第153-154页 |
·优化方法 | 第154页 |
·优化结果和比较 | 第154-157页 |
·优化结果 | 第154-156页 |
·两种结晶模式比较 | 第156-157页 |
·优化工艺方案 | 第157-159页 |
·小结 | 第159-160页 |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60-163页 |
·结论 | 第160-161页 |
·创新点 | 第161-162页 |
·建议 | 第162-163页 |
符号说明 | 第163-169页 |
参考文献 | 第169-176页 |
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第176-178页 |
附录 | 第178-186页 |
致谢 | 第1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