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体育思想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20页 |
|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第7-8页 |
| ·康有为的生平概略 | 第8-12页 |
| ·康有为思想的研究综述 | 第12-20页 |
| ·康有为的哲学思想 | 第12-14页 |
| ·康有为的政治变革思想 | 第14-16页 |
| ·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 第16-18页 |
| ·康有为的体育言行 | 第18-20页 |
| 2 研究路线、方法与内容 | 第20-23页 |
| ·研究路线 | 第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3 康有为体育思想的成因探析 | 第23-34页 |
| ·社会背景 | 第23-26页 |
| ·国力衰弱、国民体质赢弱的社会现状 | 第23-24页 |
| ·洋务运动"物质救国论"的影响 | 第24-26页 |
| ·文化成因 | 第26-29页 |
| ·传统文化对康有为的影响 | 第26-28页 |
| ·西方文化对康有为的影响 | 第28-29页 |
| ·家庭影响 | 第29-32页 |
| ·"文以治国"的家学渊源 | 第29-31页 |
| ·"武以兴邦"的世族显荣 | 第31-32页 |
| ·个人经历因素 | 第32-34页 |
| 4 康有为体育思想的内容及其特征 | 第34-53页 |
| ·康有为体育思想的内容 | 第34-50页 |
| ·"练兵以强天下势"的军事体育思想 | 第34-40页 |
| ·"中西合璧、三育并举"的学校体育教育思想 | 第40-47页 |
| ·"大同以求平等"的社会体育思想 | 第47-50页 |
| ·康有为体育思想的特征 | 第50-53页 |
| ·继承性与开放性 | 第50-51页 |
| ·政治性与革命性 | 第51页 |
| ·教育性与全民性 | 第51-53页 |
| 5 康有为体育思想的历史影响 | 第53-62页 |
| ·对近代政治革命的影响 | 第53-55页 |
| ·对近代教育发展的影响 | 第55-57页 |
| ·对近代体育发展的影响 | 第57-60页 |
| ·对近代妇女解放的影响 | 第60-62页 |
| 6 康有为体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第62-65页 |
| ·对体育本体功能认识不足 | 第62-63页 |
| ·唯心论倾向较为严重 | 第63页 |
| ·体育思想体系不完善 | 第63-65页 |
| 结论 | 第65-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