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茄果类论文--辣椒论文

辣椒根系分泌物GC-MS分析及自毒作用缓解机理研究

摘要第1-4页
Summary第4-10页
缩略词表第10-12页
第一章 引言第12-30页
 1 蔬菜化感作用研究进展第12-17页
   ·化感作用第12-13页
   ·蔬菜化感作用的研究特点第13-15页
   ·蔬菜化感物质的分析鉴定第15-16页
   ·化感作用对蔬菜的化感效应第16-17页
 2 蔬菜自毒作用研究进展第17-24页
   ·自毒作用第17-18页
   ·自毒作用对蔬菜的作用机理9第18-24页
 3 蔬菜自毒作用的缓解生理第24-27页
   ·不同蔬菜化感效应的缓解生理第24-25页
   ·外源调节物质的缓解生理第25-26页
   ·有益微生物的缓解生理第26页
   ·有机肥的缓解生理第26-27页
   ·嫁接换根的缓解生理第27页
 4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7-30页
第二章 连作辣椒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及其GC–MS分析第30-4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1-33页
   ·试验材料第31页
   ·辣椒连作土壤和基质浸提液的提取和分离第31-32页
   ·土壤、基质浸提液及各组分化感作用的生物鉴定第32-33页
   ·浸提液组分的GC–MS分析第33页
   ·数据统计及分析第3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3-43页
   ·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和芽苗生长的影响第33-34页
   ·浸提液对菜豆种子萌发和芽苗生长的影响第34-35页
   ·浸提液对黄瓜种子萌发和芽苗生长的影响第35页
   ·浸提液对辣椒种子萌发和芽苗生长的影响第35-36页
   ·浸提液对不同作物种子化感作用的比较第36-37页
   ·浸提液组分对辣椒种子萌发和芽苗生长的影响第37-38页
   ·浸提液组分的GC–MS分析第38-43页
 3 讨论第43-45页
第三章 NO和ABA对自毒作用下辣椒幼苗生长指标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第45-5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6-48页
   ·试验材料第46页
   ·试验处理第46-47页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47-48页
   ·数据统计及分析第4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8-51页
   ·NO和ABA对自毒作用下辣椒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第48-49页
   ·NO和ABA对自毒作用下辣椒幼苗鲜干重及根冠比的影响第49-51页
   ·NO和ABA对自毒作用下辣椒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第51页
 3 讨论第51-53页
第四章 NO和ABA对自毒作用下辣椒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第53-61页
 1 材料与方法45第54-55页
   ·试验材料第54页
   ·试验处理第54页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54-55页
   ·数据统计及分析第5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5-58页
   ·NO和ABA对自毒作用下辣椒幼苗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第55-56页
   ·NO和ABA对自毒作用下辣椒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第56-57页
   ·NO和ABA对自毒作用下辣椒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57-58页
 3 讨论第58-61页
第五章 NO和ABA对自毒作用下辣椒幼苗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第61-6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2-63页
   ·试验材料第62页
   ·试验处理第62页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62-63页
   ·数据统计及分析第6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3-66页
   ·NO和ABA处理对辣椒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63-64页
   ·NO和ABA处理对辣椒幼苗叶片抗氧化剂含量的影响第64-65页
   ·NO和ABA处理对辣椒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第65页
   ·NO和ABA处理对辣椒幼苗叶片膜脂过氧化和质膜透性的影响第65-66页
 3 讨论第66-69页
第六章 NO和ABA对自毒作用下辣椒幼苗氮素同化及其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第69-7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0-71页
   ·试验材料第70页
   ·试验处理第70页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70-71页
   ·数据统计及分析第7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1-75页
   ·NO和ABA对自毒作用下辣椒幼苗不同形态氮含量的影响第71-73页
   ·NO和ABA对自毒作用下辣椒幼苗磷钾含量的影响第73-74页
   ·NO和ABA对自毒作用下辣椒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第74-75页
   ·NO和ABA对自毒作用下辣椒幼苗谷氨酰氨合成酶活性的影响第75页
 3 讨论第75-78页
全文结论第78-79页
创新点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93页
个人简介第93-94页
导师简介第94-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甘肃省药用植物球壳孢目真菌病害及其病原研究
下一篇:围栏与放牧对三江源区高山嵩草草甸植物形态、群落特征及碳平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