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30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丙烯腈的“活性”自由基聚合 | 第12-17页 |
| ·氮氧稳定自由基法(NMP) | 第12-13页 |
| ·引发转移终止剂法(Iniferter) | 第13页 |
|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 第13-15页 |
| ·断裂加成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 | 第15-17页 |
| ·丙烯腈“活性”自由基聚合和表征中常遇到的问题 | 第17-19页 |
| ·溶剂的选择 | 第17-18页 |
| ·共聚单体的选择 | 第18-19页 |
| ·分子量及其分布的表征 | 第19页 |
| ·等规度的提高 | 第19页 |
| ·高压静电纺丝 | 第19-27页 |
| ·高压静电纺丝的基本装置和原理 | 第20-21页 |
| ·高压静电纺丝的发展概况 | 第21-26页 |
| ·同轴静电纺丝 | 第26-27页 |
| ·磁性纳米纤维材料 | 第27-30页 |
| ·磁性纳米纤维材料的应用前景 | 第27页 |
| ·磁性纳米纤维材料的发展现状 | 第27-30页 |
| 第二章 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第31-39页 |
| ·原料及试剂 | 第31-32页 |
| ·仪器设备 | 第32-33页 |
| ·测试条件 | 第33-34页 |
| ·实验内容 | 第34-39页 |
| ·RAFT试剂BCCDP的合成 | 第34-35页 |
| ·丙烯腈RAFT聚合(共聚)的操作 | 第35页 |
| ·RAFT扩链反应 | 第35页 |
| ·路易斯酸作用下的RAFT聚合 | 第35-36页 |
| ·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制备(Fe_3O_4) | 第36页 |
| ·(Fe_3O_4@SiO_2-NH_2)的制备 | 第36页 |
| ·(Fe_3O_4@SiO_2-CPDB)的制备 | 第36-37页 |
| ·磁性纳米粒子表面引发AN的RAFT聚合 | 第37页 |
| ·刻蚀掉磁性纳米粒子表面接枝的PAN | 第37页 |
| ·单轴静电纺丝 | 第37页 |
| ·同轴静电纺丝 | 第37-38页 |
| ·原丝的碳化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通过RAFT聚合方法制备高分子量、低分子量分布的聚丙烯腈(PAN) | 第39-51页 |
| 摘要 | 第39-40页 |
| ·引言 | 第4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9页 |
| ·BCCDP作为链转移剂的丙烯腈RAFT聚合动力学研究 | 第40-42页 |
| ·各组分的投料比对丙烯腈的RAFT聚合的影响 | 第42-43页 |
| ·端基分析和扩链反应 | 第43-45页 |
| ·AlCl_3作用下丙烯腈的RAFT聚合 | 第45-47页 |
| ·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纳米纤维毡 | 第47-49页 |
| ·结论 | 第49-51页 |
| 第五章 通过RAFT聚合方法制备结构优良的丙烯腈、马来酸酐共聚物(PAN-co-PMAn) | 第51-63页 |
| 摘要 | 第51-52页 |
| ·引言 | 第5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2-62页 |
| ·共聚物的合成及共聚动力学研究 | 第52-57页 |
| ·共聚物的组成及单体竞聚率计算 | 第57-60页 |
| ·共聚物的热性能分析 | 第60-61页 |
| ·共聚物的可纺性分析 | 第61-62页 |
| ·结论 | 第62-63页 |
| 第六章 结合表面引发RAFT聚合与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磁性纳米纤维材料 | 第63-78页 |
| 摘要 | 第63-64页 |
| ·引言 | 第6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4-77页 |
| ·合成Fe_3O_4@SiO_2-CPDB | 第65-68页 |
| ·Fe_3O_4@SiO_2-CPDB磁性纳米粒子表面丙烯腈接枝聚合 | 第68-72页 |
| ·同轴静电纺纤维的性能 | 第72-77页 |
| ·结论 | 第77-78页 |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第78-81页 |
| ·全文总结 | 第78-80页 |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80页 |
|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95页 |
| 在读期间成果目录 | 第95-96页 |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