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炔参与的含氮有机小分子的合成:偶极环加成及碳氮双键的插入反应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苯炔和 1,3-偶极子的研究背景 | 第11-16页 |
·苯炔的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苯炔的由来 | 第11-12页 |
苯炔的制备 | 第12-13页 |
苯炔的性质 | 第13-14页 |
·1,3-偶极子的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1,3-偶极环加成反应的由来 | 第14页 |
1,3-偶极环加成反应的分类 | 第14-16页 |
·苯炔与 1,3-偶极子环加成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苯炔与 1,3-偶极子环加成的研究思路及方案 | 第17-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苯炔与糖衍生硝酮合成二氢苯并异恶唑的研究 | 第21-39页 |
·前言 | 第21-23页 |
·苯炔与糖衍生硝酮合成二氢苯并异噁唑的研究背景 | 第21-23页 |
·苯炔与糖衍生硝酮合成二氢苯并异噁唑的研究目的 | 第23页 |
·苯炔与糖衍生硝酮反应的路线设计 | 第23页 |
·实验部分 | 第23-27页 |
·仪器与主要化学试剂 | 第23-24页 |
·底物及产品的合成 | 第24-27页 |
糖衍生硝酮的合成 | 第24-27页 |
二氢苯并异恶唑的合成 | 第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29页 |
·苯炔与硝酮反应的条件优化 | 第27-28页 |
·苯炔与糖衍生硝酮反应范围研究 | 第28-29页 |
·总结 | 第29页 |
·数据表征 | 第29-31页 |
·底物数据表征 | 第29-30页 |
·产品数据表征 | 第30-31页 |
核磁谱图 | 第3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第三章 芳炔与 3-氧化吡啶类似物的环加成研究 | 第39-76页 |
·前言 | 第39-41页 |
·苯炔与 3-氧化吡啶类似物的环加成研究背景 | 第39-41页 |
·苯炔与 3-氧化吡啶类似物的环加成研究目的 | 第41页 |
·实验部分 | 第41-45页 |
·仪器与主要化学试剂 | 第41-42页 |
·底物及产品的合成 | 第42-45页 |
3-氧化吡啶的合成 | 第42-43页 |
3-氨基吡啶类似物的合成 | 第43-44页 |
苯炔与 3-氧化吡啶类似物的反应 | 第44页 |
苯炔与 3-氨基吡啶的反应 | 第44-45页 |
产品 8 的合成 | 第45页 |
产品 9 的合成 | 第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3页 |
·苯炔与 3-氧化吡啶反应的条件优化 | 第45-46页 |
·苯炔与 3-氧化吡啶反应的范围研究 | 第46-50页 |
·可能的反应机理 | 第50-51页 |
·苯炔与 3-氨基吡啶反应的范围研究 | 第51-52页 |
·产品的延伸 | 第52-53页 |
·总结 | 第53页 |
·数据表征 | 第53-69页 |
·底物数据表征 | 第53-58页 |
·产品数据表征 | 第58-69页 |
部分核磁谱图 | 第69-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第四章 苯炔与碳二亚胺类化合物的反应研究 | 第76-90页 |
·前言 | 第76-78页 |
·苯炔与碳二亚胺类化合物的反应研究背景 | 第76-78页 |
·苯炔与碳二亚胺类化合物的反应研究目的 | 第78页 |
·实验部分 | 第78-80页 |
·仪器与主要化学试剂 | 第78-79页 |
·原料的合成 | 第79页 |
N–对甲氧基苯基碳二亚胺的合成 | 第79页 |
·产品的合成 | 第79-8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0-82页 |
·苯炔与碳二亚胺类化合物的反应的条件优化 | 第80-81页 |
·苯炔与碳二亚胺类化合物的反应的范围研究 | 第81页 |
·可能的反应机理 | 第81-82页 |
·总结 | 第82页 |
·数据表征 | 第82-84页 |
·底物数据表征 | 第82-83页 |
·产品数据表征 | 第83-84页 |
部分核磁谱图 | 第84-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0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做的工作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