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我国木材资源的现状 | 第10页 |
·樟子松的综合利用 | 第10-11页 |
·木材染色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木材染色技术的概况 | 第11页 |
·国外木材染色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木材染色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木材染色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18-19页 |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20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4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21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21页 |
·设备与仪器 | 第21页 |
·方法 | 第21-24页 |
·测定不同浓度的染液的吸光度 | 第21-22页 |
·樟子松单板染色 | 第22页 |
·染色单板的紫外灯照射 | 第22页 |
·上染率的测定 | 第22-23页 |
·单板表面色度学指标的测定 | 第23页 |
·染料染着量的计算 | 第23-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54页 |
·染液浓度与吸光度相关性的研究 | 第24-28页 |
·活性艳红X-3B染液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 | 第24-25页 |
·四组活性艳红X-3B染液浓度与吸光度的相关分析 | 第25-26页 |
·活性艳红X-3B染液浓度与吸光度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26-28页 |
·小结 | 第28页 |
·活性染料染色工艺参数对上染率的影响 | 第28-33页 |
·樟子松单板染色上染率直观分析 | 第29-30页 |
·染液浓度对上染率的影响 | 第30页 |
·氯化钠浓度对上染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染色温度对上染率的影响 | 第31页 |
·染色时间对上染率的影响 | 第31-32页 |
·碳酸钠浓度对上染率的影响 | 第32页 |
·固色时间对上染率的影响 | 第32页 |
·浴比对上染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樟子松单板染色上染率的方差分析 | 第33页 |
·小结 | 第33页 |
·活性染料染色工艺参数对染色前后单板表面色差的影响 | 第33-38页 |
·樟子松染色单板表面色差的直观分析 | 第35页 |
·染液浓度对染色单板色差的影响 | 第35页 |
·氯化钠浓度对染色单板表面色差的影响 | 第35-36页 |
·染色温度对染色单板表面色差的影响 | 第36页 |
·染色时间对染色单板表面色差的影响 | 第36页 |
·碳酸钠浓度对染色单板表面色差的影响 | 第36-37页 |
·固色时间对染色单板表面色差的影响 | 第37页 |
·浴比对染色单板表面色差的影响 | 第37页 |
·樟子松染色单板表面色差的方差分析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页 |
·活性染料染色工艺参数对染料染着量的影响 | 第38-43页 |
·樟子松单板染色染料染着量的直观分析 | 第39-40页 |
·染液浓度对染料染着量的影响 | 第40页 |
·氯化钠浓度对染料染着量的影响 | 第40页 |
·染色温度对染料染着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染色时间对染料染着量的影响 | 第41页 |
·碳酸钠浓度对染料染着量的影响 | 第41页 |
·固色时间对染料染着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浴比对染料染着量的影响 | 第42页 |
·樟子松单板染色染料染着量的方差分析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页 |
·活性染料染色工艺参数对光变色的影响 | 第43-48页 |
·樟子松染色单板紫外光照射120h后AE*的直观分析 | 第44-45页 |
·染液浓度对△E~*的影响 | 第45页 |
·氯化钠浓度对△E~*的影响 | 第45页 |
·染色温度对△E~*的影响 | 第45-46页 |
·染色时间对△E~*的影响 | 第46页 |
·碳酸钠浓度对△E~*的影响 | 第46页 |
·固色时间对△E~*的影响 | 第46-47页 |
·浴比对△E~*的影响 | 第47页 |
·樟子松染色单板紫外光照射120h后△E~*的方差分析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页 |
·活性染料对樟子松单板染色性能的影响 | 第48-54页 |
·染料染着量与染色前后单板表面色差的变化规律 | 第48-50页 |
·上染率与染色前后单板表面色差的变化规律 | 第50-52页 |
·上染率与染料染着量的变化规律 | 第52页 |
·樟子松单板活性染料染色的最佳工艺参数 | 第52页 |
·小结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附录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