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林业论文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补偿标准研究--以安塞县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2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8页
     ·生态补偿第12-14页
     ·退耕还林补偿第14-16页
     ·生态服务价值第16-17页
     ·森林碳汇的研究第17-18页
     ·简评第18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8-19页
   ·研究思路与内容第19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9-20页
     ·研究方法第19页
     ·技术路线第19-20页
   ·研究中可能的创新点第20-22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发展现状第22-25页
   ·主要自然条件概况第22-23页
     ·自然条件第22-23页
     ·社会经济状况第23页
   ·退耕还林概况第23-25页
第三章 退耕还林补偿的理论模型构建第25-33页
   ·退耕还林经济补偿的理论依据第25-26页
     ·公共物品的概念第25页
     ·外部性的概念第25-26页
     ·生态产品的市场失灵第26页
   ·退耕还林经济补偿的理论分析第26-33页
     ·补偿年限的确定第27-29页
     ·补偿标准的确定第29-33页
第四章 退耕还林经济补偿实证分析第33-41页
   ·主要参数的设定与选择第33-35页
     ·农民退耕的机会成本计算第33页
     ·退耕方式的选择第33-34页
     ·退耕树种的选择第34页
     ·退耕还林造林成本的估计第34页
     ·刺槐间伐收入的分析第34页
     ·刺槐碳汇收入的分析第34-35页
     ·折现率和通货膨胀率的估计第35页
   ·实证模型的计算第35-40页
     ·机会成本第35-36页
     ·造林成本第36页
     ·间伐收入第36-37页
     ·碳汇收入第37-38页
     ·补偿标准及年限第38-40页
   ·讨论第40-41页
第五章 退耕还林补偿模型的再分析第41-49页
   ·理论补偿标准的再思考第41-44页
     ·实际补偿中会出现的其他情景第41-43页
     ·可适方案与其他情景的对比第43-44页
   ·可适补偿标准与现行补偿对比第44-47页
     ·补偿值对比第44-46页
     ·补偿年限对比第46页
     ·现行补偿期满后的动向分析第46-47页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工程的一般性补偿探讨第47-4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49-52页
   ·结论与展望第49-51页
     ·结论与讨论第49-50页
     ·对几个问题的再思考第50-51页
   ·展望第51页
   ·建议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致谢第57-59页
作者简介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森林文化建设的生态价值研究--以宝鸡市城市森林文化建设为例
下一篇:黄土高原不同树龄小叶杨水分利用特性及其传输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