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资助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导言 | 第11-20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8页 |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 ·创新点 | 第18页 |
|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 第20-23页 |
| ·研究区域状况 | 第20页 |
| ·试验设计和方法 | 第20-23页 |
| ·试验时间及地点 | 第20页 |
| ·试验设计 | 第20-21页 |
| ·测试项目及方法 | 第21-23页 |
| 第三章 不同耕作模式坡耕地土壤养分恢复效果分析 | 第23-30页 |
| ·不同耕作模式农田生态系统自我维持分析 | 第23-27页 |
| ·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第23-24页 |
| ·全氮量的变化 | 第24-25页 |
| ·不同耕作模式产量分析 | 第25-26页 |
| ·不同耕作模式的水肥相关性分析 | 第26-27页 |
| ·不同耕作模式土壤物理性质效应分析 | 第27-28页 |
| ·不同耕作模式对水分状况的影响 | 第28页 |
| ·小结 | 第28-30页 |
| 第四章 不同耕作模式坡耕地水蚀防控效果分析 | 第30-34页 |
| ·试验点2008年-2012年降雨特征 | 第30-32页 |
| ·不同耕作模式水土保持效应比较 | 第32页 |
| ·不同覆盖模式土壤侵蚀防控的最佳降雨强度范围 | 第32-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第五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坡地不同耕作模式减蚀效应综合评价 | 第34-46页 |
| ·人工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 第34-36页 |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6-38页 |
| ·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38-39页 |
| ·评价指标等级划分 | 第39页 |
| ·样本训练 | 第39-44页 |
| ·坡耕地不同耕作模式土壤减蚀效应综合评价 | 第44-46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6-50页 |
| ·结论 | 第46页 |
| ·讨论 | 第46-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