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说“地母”原型论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14页 |
第一章 原型理论和地母原型 | 第14-22页 |
第一节 穿越时空的"原型"之旅 | 第14-17页 |
一、原型的内涵 | 第14-16页 |
二、原型在中国 | 第16-17页 |
第二节 从神话中走来的地母原型 | 第17-22页 |
一、神话中的地母和地母原型 | 第17-20页 |
二、中外作品中的地母意象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新时期小说中的善良地母形象 | 第22-38页 |
第一节 膜拜的"丰乳肥臀" | 第23-31页 |
一、"草原母亲"——骑手永远的眷念 | 第23-25页 |
二、"丰乳肥臀"——用最俗的话礼赞最伟大的母亲 | 第25-28页 |
三、"孩羔共乳"——营造人兽一体的和谐 | 第28-31页 |
第二节 在苦难中挣扎的善良 | 第31-38页 |
一、"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共生固恋 | 第31-33页 |
二、"麦秸垛"中的大芝娘——成熟的母性魅力 | 第33-35页 |
三、"生生不已"——让生命延续的勇气 | 第35-38页 |
第三章 新时期小说中的大母神形象 | 第38-50页 |
第一节 藏污纳垢的包容与恐怖 | 第38-45页 |
一、"风景"这边独好——藏污纳垢中的粗俗 | 第38-40页 |
二、"你是一条河"——生存下的不屈韧性 | 第40-41页 |
三、"第九个寡妇"——直面欲望的自然人生 | 第41-42页 |
四、"天籁"中的"敲门声"——控制欲下的恐怖 | 第42-45页 |
第二节 地母形象的特征言说 | 第45-50页 |
第四章 灵魂栖息的意象家园 | 第50-62页 |
第一节 心灵与自然的融合 | 第50-52页 |
一、异质同构:心灵与自然的交融 | 第50-51页 |
二、地母式的自然意象:灵魂的栖息地 | 第51-52页 |
第二节 生命之本:土地的礼赞 | 第52-57页 |
一、土地意象和地母原型 | 第52-53页 |
二、土地意象在新时期小说中的彰显 | 第53-57页 |
第三节 万物之母:水的救赎 | 第57-62页 |
一、水意象与地母原型 | 第57-58页 |
二、水意象在新时期小说中的彰显 | 第58-62页 |
第五章 地母:迷惘中乌托邦理想的再造 | 第62-69页 |
第一节 生命之"根"的历史寻觅 | 第62-65页 |
第二节 "原型子宫"的无穷可能 | 第65-69页 |
一、心灵栖息地与新时期的契合意义 | 第66-68页 |
二、地母原型的思考和原型的力量 | 第68-69页 |
结语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