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7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 ·储粮害虫发生与危害状况研究 | 第12-14页 |
| ·储粮害虫发生与危害的研究 | 第12-13页 |
| ·储粮害虫检测技术的研究 | 第13-14页 |
| ·粮食主要质量指标与害虫危害的关系 | 第14-15页 |
|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谷蠹和米象对小麦虫蚀粒和千粒重影响比较研究 | 第17-30页 |
| ·引言 | 第17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17-20页 |
| ·材料 | 第17-18页 |
| ·方法 | 第18-2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0-27页 |
| ·谷蠹和米象虫口密度和感染时间对小麦虫蚀粒变化的影响 | 第20-24页 |
| ·谷蠹和米象虫口密度和感染时间对小麦千粒重变化的影响 | 第24-27页 |
| ·讨论 | 第27-28页 |
| ·水分的影响 | 第27-28页 |
| ·虫蚀粒对小麦质量的影响 | 第28页 |
| ·千粒重对小麦质量的影响 | 第28页 |
| ·小结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小麦感染和谷蠹和米象后表观覆粉状况比较 | 第30-45页 |
| ·引言 | 第30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30-32页 |
| ·材料 | 第30-31页 |
| ·方法 | 第31-3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2-41页 |
| ·表观覆粉率小于 33%时虫口密度和感染时间对危害状的影响 | 第32-36页 |
| ·表观覆粉率小于 50%时虫口密度和感染时间对危害状的影响 | 第36-39页 |
| ·表观覆粉率大于 50%时虫口密度和感染时间对危害状的影响 | 第39-41页 |
| ·讨论 | 第41-43页 |
| ·覆粉率与谷蠹和米象危害习性的关系 | 第41页 |
| ·谷蠹和米象危害状的差异性 | 第41-43页 |
| ·谷蠹和米象危害状研究讨论 | 第43页 |
| ·小结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小麦感染谷蠹和米象后水分变化研究 | 第45-51页 |
| ·引言 | 第45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45-46页 |
| ·材料 | 第45-46页 |
| ·方法 | 第4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6-48页 |
| ·虫口密度和感染时间对水分含量的影响 | 第46-48页 |
| ·讨论 | 第48-50页 |
| ·小结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小麦感染谷蠹和米象后面筋吸水量变化研究 | 第51-58页 |
| ·引言 | 第51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51-52页 |
| ·材料 | 第51-52页 |
| ·方法 | 第5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2-54页 |
| ·虫口密度和感染时间对面筋吸水量变化的影响 | 第52-54页 |
| ·讨论 | 第54-56页 |
| ·面筋吸水量的影响因素 | 第54-56页 |
| ·面筋蛋白与食品加工的关系 | 第56页 |
| ·小结 | 第56-58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1页 |
| ·结论 | 第58-59页 |
| ·展望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个人简历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