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1-15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3页 |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2章 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法律制度概述 | 第20-27页 |
·突发环境事件 | 第20-24页 |
·突发环境事件的界定 | 第20-21页 |
·突发环境事件的特征 | 第21-22页 |
·突发环境事件产生的原因 | 第22页 |
·突发环境事件的分类 | 第22-23页 |
·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 | 第23-24页 |
·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法律制度 | 第24-25页 |
·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法律制度的含义 | 第24页 |
·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法律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 第24-25页 |
·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国外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法律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27-38页 |
·各主要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法律制度建设 | 第27-30页 |
·美国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法律制度 | 第27-28页 |
·日本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法律制度 | 第28-29页 |
·俄罗斯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法律制度 | 第29页 |
·德国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法律制度 | 第29-30页 |
·国外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法律制度建设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30-37页 |
·制定统一、专门的应急法律制度 | 第31页 |
·通过完善立法加强应急管理制度建设 | 第31-33页 |
·立法保障公众知情权 | 第33-36页 |
·国外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法律制度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8-48页 |
·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法律制度现状 | 第38-42页 |
·监测预警制度 | 第38-39页 |
·应急预案制度 | 第39-40页 |
·应急指挥机构 | 第40页 |
·信息发布制度 | 第40-41页 |
·法律责任追究制度 | 第41-42页 |
·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法律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42-46页 |
·事前预防阶段制度建设的缺失 | 第42-43页 |
·事中应对阶段制度建设的缺失 | 第43-45页 |
·事后恢复阶段制度建设的缺失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5章 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48-66页 |
·事前预防阶段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48-54页 |
·完善应急预案 | 第48-49页 |
·加强配套制度建设 | 第49-52页 |
·加强危机教育和宣传,提高公民危机意识 | 第52-53页 |
·强化应急培训演练 | 第53-54页 |
·事中应对阶段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54-60页 |
·信息披露有关制度的完善 | 第54-55页 |
·建立综合指挥协调部门 | 第55-57页 |
·保障和扩大公众参与 | 第57-60页 |
·事后恢复阶段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60-64页 |
·完善评估制度 | 第60-61页 |
·完善激励制度 | 第61页 |
·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 第61-63页 |
·完善救济制度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