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 第2章 数字化变电站及其通信系统 | 第13-24页 |
| ·数字化变电站 | 第13-14页 |
| ·IEC 61850 标准 | 第14-16页 |
| ·IEC 61850 标准内容概述 | 第14-15页 |
| ·IEC 61850 标准特点 | 第15-16页 |
| ·IEC 61850 标准第二版介绍 | 第16-18页 |
| ·基于 IEC 61850 的变电站分层结构和通信接口 | 第18-19页 |
| ·变电站通信系统 | 第19-23页 |
| ·GOOSE 通信模式简介 | 第19-21页 |
| ·GOOSE 通信服务的工程配置 | 第21页 |
| ·报告通信模式 | 第21-23页 |
| ·日志通信模式 | 第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3章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工程配置 | 第24-34页 |
| ·变电站配置描述语言 SCL | 第24-30页 |
| ·头信息 | 第24-25页 |
| ·变电站描述 | 第25页 |
| ·IED 描述 | 第25-26页 |
| ·IED 内数据集的配置 | 第26页 |
| ·IED 内控制块的配置 | 第26-28页 |
| ·通信系统描述 | 第28-29页 |
| ·数据类型模型描述 | 第29-30页 |
| ·变电站配置过程及其数据流 | 第30页 |
| ·配置描述文件 | 第30-31页 |
| ·配置工具 | 第31-33页 |
| ·IED 配置器 | 第31-32页 |
| ·系统配置器 | 第32-33页 |
| ·变电站工程配置实例 | 第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4章 变电站间通信系统及其工程配置技术 | 第34-51页 |
| ·变电站间线路闭锁通信服务的工程配置需求 | 第34-37页 |
| ·闭锁概念 | 第34页 |
| ·闭锁逻辑节点 | 第34-35页 |
| ·闭锁数据流 | 第35-36页 |
| ·变电站间线路开关的闭锁 | 第36页 |
| ·变电站间通信的多项目工程配置需求 | 第36-37页 |
| ·变电站间通信体系结构的透明性 | 第37-39页 |
| ·隧道模式 | 第37-38页 |
| ·网关模式 | 第38-39页 |
| ·变电站间线路闭锁的工程配置技术 | 第39-42页 |
| ·变电站间信息交换的工程配置过程 | 第39页 |
| ·新增 SED 配置描述文件 | 第39-40页 |
| ·配置对象的权限管理 | 第40-41页 |
| ·项目间数据交换的权限 | 第41-42页 |
| ·基于变电站间线路开关闭锁的区域划分 | 第42-43页 |
| ·变电站间在线闭锁通信服务工程配置过程的设计 | 第43-44页 |
| ·权限状态机的设计 | 第44-45页 |
| ·含权限的项目间交换信息的设计 | 第45-47页 |
| ·Substation 部分 | 第45-46页 |
| ·IED 部分 | 第46页 |
| ·Communication 部分 | 第46-47页 |
| ·项目间 SOAP 消息及信息安全机制设计 | 第47-50页 |
| ·SAML 协议执行流程 | 第47-48页 |
| ·XACML 执行流程 | 第48页 |
| ·文件安全传输流程 | 第48-49页 |
| ·项目间 SOAP 消息及信息安全机制设计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5章 仿真实验 | 第51-64页 |
| ·工程仿真实验 | 第51-54页 |
| ·实验平台开发 | 第51页 |
| ·实验步骤 | 第51-54页 |
| ·一致性检查实验 | 第54-57页 |
| ·实验一 | 第54-55页 |
| ·实验二 | 第55-57页 |
| ·实验三 | 第57页 |
| ·闭锁系统模拟测试实验 | 第57-63页 |
| ·实验开发环境的建立 | 第57-59页 |
| ·实验开发平台 | 第59-60页 |
| ·一致性测试实验 | 第60-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6章 结语和展望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9-70页 |
| 附录 B 文件示例 | 第70-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