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9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9页 |
·研究采取的技术路线 | 第9页 |
·小结 | 第9-11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1-22页 |
·研究区概述 | 第11-15页 |
·地理位置 | 第11页 |
·矿区生产现状 | 第11-13页 |
·矿区发展规划 | 第13-15页 |
·自然条件 | 第15-19页 |
·地形地貌 | 第15页 |
·气候气象 | 第15-16页 |
·水资源 | 第16-17页 |
·水文地质 | 第17-19页 |
·动植物资源 | 第19页 |
·社会环境条件 | 第19页 |
·交通条件 | 第19-21页 |
·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影响 | 第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3 基于 RS、GIS 的煤矿生产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第22-45页 |
·项目研究区范围的界定 | 第22页 |
·调查评价的主要技术资料 | 第22页 |
·基于 RS、GIS 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方法 | 第22-25页 |
·土地利用结构监测原理 | 第22-23页 |
·植被遥感态监测 | 第23-24页 |
·水土流失遥感态监测 | 第24-25页 |
·景观生态评价方法 | 第25页 |
·煤炭开发造成的既有影响分析 | 第25-37页 |
·地表沉陷影响分析 | 第25-28页 |
·煤炭开采生态影响分析 | 第28-37页 |
·未来煤炭开采生态影响分析 | 第37-44页 |
·未来地表塌陷分析 | 第37-39页 |
·土地资源影响分析 | 第39-40页 |
·植物资源影响分析 | 第40-42页 |
·土壤侵蚀影响分析 | 第42-43页 |
·生态系统演变趋势分析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4 研究区生态承载力分析与治理规划 | 第45-56页 |
·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 | 第45-50页 |
·评价指标 | 第45-46页 |
·评价方法 | 第46-47页 |
·评价结果 | 第47-50页 |
·研究区整治规划 | 第50-52页 |
·研究区生态恢复措施 | 第52-55页 |
·井工矿地面塌陷区生态整治措施 | 第52页 |
·露天矿采坑的生态修复措施 | 第52-53页 |
·排土场的生态修复措施 | 第53页 |
·生态敏感目标的保护 | 第53-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展望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