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国际人权法中的受教育权保护 | 第10-23页 |
第一节 国际人权法中受教育权概述 | 第10-13页 |
一、 国际人权法中受教育权的含义和特征 | 第10-11页 |
二、 国际人权法中受教育权的属性和性质 | 第11-13页 |
第二节 普遍性国际人权公约中的受教育权保护 | 第13-18页 |
一、 《世界人权宣言》 | 第13-14页 |
二、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 第14-16页 |
三、 《儿童权利公约》 | 第16-17页 |
四、 《取缔教育歧视公约》 | 第17-18页 |
第三节 区域性国际人权公约中的受教育权保护 | 第18-22页 |
一、 欧洲受教育权保护 | 第18-19页 |
二、 美洲受教育权保护 | 第19-21页 |
三、 非洲受教育权保护 | 第21-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受教育权的国家保护 | 第23-33页 |
第一节 英国的受教育权保护 | 第23-27页 |
一、 国际人权公约在英国的实践 | 第24-25页 |
二、 英国国内法对受教育权的保护 | 第25-27页 |
第二节 美国的受教育权保护 | 第27-29页 |
一、 国际人权公约在美国的实践 | 第27-28页 |
二、 美国国内法对受教育权的保护 | 第28-29页 |
第三节 德国与法国的受教育权保护 | 第29-32页 |
一、 德国的受教育权保护 | 第30-31页 |
二、 法国的受教育权保护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中国受教育权保护的立法与实践 | 第33-41页 |
第一节 国际人权公约在中国的实践 | 第33-36页 |
第二节 中国受教育权保护的立法 | 第36-39页 |
一、 受教育的权利 | 第36-37页 |
二、 我国的教育基本制度 | 第37-38页 |
三、 学校制度、奖学金制度和教师物质条件 | 第38-39页 |
四、 建立教育机构的自由 | 第39页 |
第三节 中国受教育权保护的实践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中国受教育权保护的不足与完善 | 第41-54页 |
第一节 中国受教育权保护的不足 | 第42-48页 |
一、 受教育是权利而不是义务 | 第42-43页 |
二、 我国有关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定有待向国际标准靠拢 | 第43-44页 |
三、 我国缺少专门的教育立法 | 第44页 |
四、 我国法律未赋予公民选择教育的自由 | 第44-45页 |
五、 我国法律未详细规定教育平等权 | 第45-46页 |
六、 受教育权的法律救济制度不完善 | 第46-48页 |
七、 我国对教育的投入不足 | 第48页 |
第二节 中国受教育权保护的完善 | 第48-54页 |
一、 明确受教育权的性质 | 第49页 |
二、 完善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制度 | 第49-50页 |
三、 增加教育专门立法 | 第50-51页 |
四、 逐步完善教育选择权 | 第51页 |
五、 切实保障公民的教育平等权 | 第51-52页 |
六、 完善受教育权的救济制度 | 第52-53页 |
七、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后记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