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成都长安垃圾填埋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及评价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1 绪论第11-19页
   ·立题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研究现状综述第12-17页
     ·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现状第12页
     ·垃圾填埋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第12-13页
     ·我国垃圾填埋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第13-14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影响因素研究现状第14-15页
     ·垃圾填埋场重金属污染防治对策研究现状第15页
     ·评价方法综述第15-17页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7-19页
     ·研究目标第17页
     ·研究内容第17页
     ·技术路线第17-19页
2 研究区域概况与方法第19-23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19-20页
     ·区域概况第19-20页
     ·长安垃圾填埋场概况第20页
   ·材料与方法第20-23页
     ·样品采集和处理第20-21页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21-22页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第22-23页
3 长安垃圾填埋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第23-38页
   ·长安垃圾填埋场周边土壤基本性质第23页
   ·长安垃圾填埋场周边土壤Cu污染现状第23-27页
     ·土壤Cu含量与分布第23-26页
     ·土壤Cu含量影响因素分析第26-27页
   ·长安垃圾填埋场周边土壤Pb污染现状第27-30页
     ·土壤Pb含量与分布第27-29页
     ·土壤Pb含量影响因素分析第29-30页
   ·长安垃圾填埋场周边土壤Zn污染现状第30-34页
     ·土壤Zn含量与分布第30-33页
     ·土壤Zn含量影响因素分析第33-34页
   ·长安垃圾填埋场周边土壤Cr污染现状第34-38页
     ·土壤Cr含量与分布第34-36页
     ·土壤Cr含量影响因素分析第36-38页
4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第38-46页
   ·评价方法的选择第38-40页
     ·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第38页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第38-39页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第39-40页
   ·评价标准的选择第40-41页
   ·评价结果与分析第41-46页
     ·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第41-43页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第43-46页
5 生态对策及措施第46-48页
   ·生态对策及措施第46-48页
6 结论及展望第48-50页
   ·结论第48页
   ·展望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致谢第54-55页
附表第55-58页
 附表1 东北方向各点位污染指数第55-57页
 附表2 西南方向各点位污染指数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赤胫散在Cd、Pb和Zn胁迫下的耐性机理和富集特征
下一篇:大聚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铜锌富集特性及生理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