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7页 |
| ·引言 | 第8页 |
| ·SSR 标记的原理及应用 | 第8-10页 |
| ·基于文库构建的 SSR 分子标记的开发 | 第8-9页 |
| ·基于 EST 序列的 SSR 分子标记的开发 | 第9页 |
| ·SSR 分子标记的应用 | 第9-10页 |
| ·植物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 ·连锁不平衡的原理 | 第10-11页 |
| ·植物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 ·杉木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 ·杉木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评价 | 第12-13页 |
| ·杉木种质资源的收集 | 第12页 |
| ·杉木种质资源的保存 | 第12-13页 |
| ·杉木种质资源的评价 | 第13页 |
| ·无性系选育 | 第13-14页 |
| ·杂交选育 | 第14-15页 |
| ·杉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第15页 |
| ·立题意义与研究路线 | 第15-17页 |
| ·立题意义 | 第15-16页 |
| ·技术路线图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杉木主要生长性状的变异研究 | 第17-2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7页 |
| ·植物材料 | 第17页 |
| ·取样及测量方法 | 第17页 |
| ·数据分析 | 第1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7-21页 |
| ·群体相关性状的基本测量数据 | 第17页 |
| ·材性与生长性状的变异 | 第17-19页 |
| ·木芯基本密度 | 第17-18页 |
| ·胸径生长 | 第18页 |
| ·木芯心边材比值 | 第18-19页 |
| ·个体间方差分析 | 第19页 |
| ·杉木不同种源间主要生长性状的差异 | 第19-21页 |
| ·讨论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杉木 EST 序列中 SSR 位点的分布特征 | 第22-2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2-24页 |
| ·转录组序列的 SSR 分布特征及 EST-SSR 引物设计 | 第22页 |
| ·植物材料 | 第22-23页 |
| ·基因组 DNA 提取 | 第23页 |
| ·EST-SSR 引物的验证 | 第23-2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4-25页 |
| ·EST 序列所含微卫星的分布特征 | 第24-25页 |
| ·EST-SSR 引物的筛选 | 第25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25-28页 |
| ·结论 | 第25-26页 |
| ·讨论 | 第26-28页 |
| 第四章 杉木遗传多样性及相关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28-3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 ·植物材料 | 第28页 |
| ·密度和心边材比值的测定 | 第28页 |
| ·胸径的测定 | 第28页 |
| ·基因组 DNA 提取 | 第28页 |
| ·EST-SSR 多态性检测 | 第28页 |
| ·数据统计 | 第28-29页 |
| ·EST-SSR 位点连锁不平衡分析 | 第29页 |
| ·关联分析 | 第2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7页 |
| ·群体性状数据分析 | 第29页 |
| ·杉木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29-32页 |
| ·杉木无性系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第32-33页 |
| ·EST-SSR 位点连锁不平衡分析 | 第33-36页 |
| ·群体关联分析 | 第36-37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37-39页 |
| ·结论 | 第37页 |
| ·讨论 | 第37-39页 |
| ·EST-SSR 标记在杉木育种群体中的应用 | 第37页 |
| ·EST-SSR 分子标记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第37-38页 |
| ·关联分析的应用 | 第38-39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9-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8页 |
| 附表 | 第48-68页 |
| 个人简介 | 第6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