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 ·林蛙简介 | 第9-10页 |
| ·生物活性肽 | 第10-11页 |
| ·生物活性肽的种类 | 第10页 |
| ·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生物活性肽 | 第10页 |
| ·生物活性肽的应用 | 第10-11页 |
| ·生物活性肽的展望 | 第11页 |
| ·抗氧化性多肽的研究及进展 | 第11-14页 |
| ·研究抗氧化性多肽的意义 | 第11-12页 |
| ·抗氧化活性多肽的应用前景 | 第12页 |
| ·抗氧化性多肽抗氧化机理的研究 | 第12-13页 |
| ·抗氧化性多肽的获得方法 | 第13页 |
| ·抗氧化性活性物质抗氧化能力的检测方法 | 第13-14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5-25页 |
| ·主要原料 | 第15页 |
| ·几种主要溶剂的配制方法 | 第15-17页 |
| ·实验方法 | 第17-25页 |
| ·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17-18页 |
| ·绘制酪氨酸标准曲线 | 第18-19页 |
| ·绘制蛋白质浓度标准曲线 | 第19页 |
| ·蛋白酶活的测定 | 第19-20页 |
| ·水解度的测定 | 第20页 |
| ·水解反应前可溶性氮含量的测定 | 第20页 |
| ·水解后可溶性氮含量的测定 | 第20-21页 |
| ·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硫氰酸铁(FTC)测定法] | 第21页 |
| ·实验原理 | 第21页 |
| ·实验方法 | 第21页 |
| ·邻苯三酚法 | 第21页 |
| ·蛋白酶的初步筛选和酶水解林蛙肉单因素实验 | 第21-22页 |
| ·正交表设计试验 | 第22页 |
| ·Vc 清除氧自由基活力测试方法 | 第22页 |
| ·BHT、BHA 抑制亚油酸过氧化率测试方法 | 第22页 |
| ·体内抗氧化实验方法 | 第22-25页 |
| ·林蛙肉酶解物的制作方法 | 第22-23页 |
| ·实验动物分组方法 | 第23页 |
| ·组织匀浆的制备方法 | 第23页 |
| ·实验原理 | 第23-25页 |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5-48页 |
| ·林蛙肉蛋白含量测定结果 | 第25页 |
| ·酪氨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5-26页 |
| ·牛血清蛋白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6页 |
| ·蛋白酶酶活力的测定 | 第26-27页 |
| ·蛋白酶初筛结果和单酶水解林蛙肉蛋白最佳单因素的确定 | 第27-33页 |
| ·酶解时间对抑制亚油酸过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27页 |
| ·酶解时间对清除氧自由基能力的影响 | 第27-28页 |
| ·酶底比对抑制亚油酸过氧化能力测定结果 | 第28-29页 |
| ·酶底比对清除氧自由基能力的影响 | 第29页 |
| ·底物浓度对抑制亚油酸过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29-30页 |
| ·底物浓度对清除氧自由基能力的影响 | 第30-31页 |
| ·温度对抑制亚油酸过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31页 |
| ·温度对清除氧自由基能力的影响 | 第31-32页 |
| ·pH 对抑制亚油酸过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32页 |
| ·pH 对清除氧自由基能力的影响 | 第32-33页 |
| ·正交设计实验 | 第33-42页 |
| ·Alcalase 碱性内切蛋白酶水解林蛙肉蛋白正交实验结果 | 第33-37页 |
| ·Alcalase 抑制亚油酸过氧化能力正交实验 | 第33-34页 |
| ·Alcalase 清除氧自由基能力正交实验 | 第34-37页 |
| ·木瓜蛋白酶水解林蛙肉正交实验结果 | 第37页 |
| ·木瓜酶抑制亚油酸过氧化能力正交实验 | 第37页 |
| ·木瓜酶清除氧自由基能力正交实验 | 第37页 |
| ·Neutrase 中性蛋白酶水解林蛙肉正交实验结果 | 第37-40页 |
| ·Neutrase 抑制亚油酸过氧化能力正交实验 | 第37-38页 |
| ·Neutrase 清除氧自由基能力正交实验 | 第38-40页 |
| ·复合风味蛋白酶水解林蛙肉正交实验结果 | 第40-42页 |
| ·复合风味蛋白酶抑制亚油酸过氧化能力正交实验 | 第40-41页 |
| ·复合风味蛋白酶清除氧自由基能力正交实验 | 第41-42页 |
| ·各种蛋白酶在其最适反应条件下抗氧化能力测定结果 | 第42-43页 |
| ·Alcalase 碱性内切蛋白酶酶解物可溶性氮含量测定 | 第43页 |
| ·Alcalase 碱性内切蛋白酶抗氧化活性和水解度测定结果 | 第43-45页 |
| ·抗氧化效果比较结果 | 第45-46页 |
| ·动物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6-48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附录 A | 第52-54页 |
| 附录 B | 第54-56页 |
| 附录 C | 第56-58页 |
| 附录 D | 第58-61页 |
| 附录 E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