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8页 |
引言 | 第8-15页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二、选题的研究状况 | 第9-13页 |
三、论文的内容、方法和结构 | 第13-14页 |
四、预期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一章 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的社会心理思想及其局限性 | 第15-20页 |
·爱尔维修等——法国机械唯物主义视角下的社会心理 | 第15-17页 |
·黑格尔——以辩证法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中的社会心理 | 第17-18页 |
·丹纳——艺术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心理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社会心理思想阐释 | 第20-41页 |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社会心理内涵阐释 | 第20-27页 |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心理内涵的阐述 | 第20-22页 |
·普列汉诺夫对社会心理内涵的界定 | 第22-24页 |
·唯物主义视域下社会心理的基本内涵 | 第24-27页 |
(1)社会心理是社会存在最直接的反映 | 第24-25页 |
(2)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形式产生的起点 | 第25页 |
(3)社会心理是支配人们行为的动因之一 | 第25-26页 |
(4)社会心理是连接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中介 | 第26-27页 |
·影响社会心理生成的因素 | 第27-34页 |
·生产方式和社会心理 | 第27-29页 |
·物质利益与社会心理 | 第29-30页 |
·民族文化与社会心理 | 第30-31页 |
·生活方式与社会心理 | 第31-32页 |
·社会阶层与社会心理 | 第32-33页 |
·思维方式与社会心理 | 第33-34页 |
·社会心理的类型 | 第34-41页 |
·时代精神 | 第34-35页 |
·民族心理 | 第35-37页 |
·阶级、阶层心理 | 第37-38页 |
·职业心理 | 第38-39页 |
·社会思潮 | 第39-41页 |
第三章 研究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社会心理的当代价值 | 第41-51页 |
·社会心理研究的理论价值 | 第41-45页 |
·有利于深化唯物史观的研究 | 第41-43页 |
·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 第43-44页 |
·有利于丰富和创新当代中国社会心态理论研究 | 第44-45页 |
·社会心理研究的实践价值 | 第45-51页 |
·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 第45-46页 |
·有助于提高政策的执行力 | 第46-48页 |
·有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