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1 绪论 | 第13-27页 |
| ·城市热岛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第13-15页 |
| ·城市热岛研究背景 | 第13页 |
| ·重庆市主城区“热岛效应”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 ·国内外城市热岛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 ·国外城市热岛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 ·国内城市热岛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 ·重庆市城市热岛效应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遥感热红外数据研究城市热岛效应理论基础及方法 | 第20-27页 |
| ·遥感反演地表温度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 ·单波段算法 | 第22-23页 |
| ·分窗算法 | 第23-25页 |
| ·多角度算法 | 第25-26页 |
| ·小结 | 第26-27页 |
| 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7-34页 |
|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28-29页 |
| ·研究方法及数据源的比选 | 第29-32页 |
| ·技术路线 | 第32页 |
| ·研究优势 | 第32-34页 |
| 3 基于 LANDSAT TM 的重庆市地表温度遥感反演研究 | 第34-47页 |
| ·遥感反演地表温度的步骤 | 第34页 |
| ·基于 LANDSATTM 数据的辐射亮温计算 | 第34-35页 |
| ·基于 LANDSAT TM 数据的地表温度遥感反演模型 | 第35-36页 |
| ·遥感反演参数的确定 | 第36-38页 |
| ·大气透射率、大气水汽总含量的估算 | 第36-37页 |
| ·大气平均作用温度 | 第37-38页 |
| ·地表比辐射率 | 第38页 |
| ·地表温度遥感反演及其精度验证 | 第38-39页 |
| ·地面温度反演的精度评价和地面验证 | 第39-44页 |
| ·地面温度反演的星一地同步观测方案 | 第39-42页 |
| ·地面温度反演的精度验证 | 第42-44页 |
| ·地表温度与气温关系建立及其精度验证 | 第44-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4 重庆市都市区热岛效应分析 | 第47-64页 |
| ·重庆市城市地表温度时空演变规律 | 第48-56页 |
| ·遥感反演地面温度的标准化订正方法 | 第48-49页 |
| ·重庆市城市地表温度的时空特征分析 | 第49-52页 |
| ·重庆市市城市地表温度剖面分析 | 第52-56页 |
| ·重庆市热岛效应强度分析 | 第56-62页 |
| ·重庆市相对热岛时空特征分析 | 第57-59页 |
| ·重庆市绝对热岛强度时空分析 | 第59-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 5 城市热岛效应与土地利用/覆盖关系研究 | 第64-74页 |
| ·地表温度与 NDVI 的关系研究 | 第64-66页 |
| ·地表温度与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关系 | 第66-69页 |
| ·地表温度等级演变与土地覆盖类型的关系研究 | 第66-67页 |
| ·不同土地覆盖类型在各温度等级中的分布特征 | 第67-69页 |
| ·城市绿地景观对城市热岛调控效应分析 | 第69-72页 |
| ·城市边缘绿地景观对城市热岛调控效应分析 | 第69-71页 |
| ·城市景观公园对城市热岛调控效应分析 | 第71-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 6 重庆市热岛效应突出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74-78页 |
| ·重庆市热岛效应带来的突出问题 | 第74页 |
| ·重庆市城市热岛效应成因分析 | 第74-76页 |
| ·下垫面的特殊性质 | 第74-75页 |
| ·城市人为热和大气污染 | 第75-76页 |
| ·改善城市热环境的措施与建议 | 第76-78页 |
| ·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合理配置产业项目 | 第76页 |
| ·保护改善城市绿化、水域,改善生态环境 | 第76页 |
| ·科学规划城市建筑布局,逐步降低建筑容积率 | 第76-77页 |
| ·合理规划和布局大型交通车站以及商业中心区 | 第77-78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8-81页 |
| ·结论 | 第78-79页 |
| ·创新点 | 第79页 |
|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第79-80页 |
| ·展望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 附录 | 第86-87页 |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