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 第1-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2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4-20页 |
·蜱的简介 | 第14-15页 |
·蜱的生物特征 | 第14页 |
·蜱的危害及防治 | 第14-15页 |
·蛋白酶 | 第15-19页 |
·蛋白酶的特性 | 第15-16页 |
·丝氨酸蛋白酶家族 | 第16-18页 |
·丝氨酸蛋白酶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镰形扇头蜱丝氨酸蛋白酶SP30 和SP48 基因的克隆 | 第20-42页 |
·前言 | 第20页 |
·材料 | 第20-21页 |
·方法 | 第21-32页 |
·cDNA的合成 | 第21-22页 |
·SP30 和SP48 基因保守区的克隆 | 第22-25页 |
·SP30 和SP48 基因 3'RACE的扩增 | 第25-27页 |
·SP30 和SP48 基因 5'RACE的扩增 | 第27-31页 |
·SP30 和SP48 基因全长的扩增 | 第31-32页 |
·SP30 和SP48 基因全长的分析 | 第32页 |
·结果 | 第32-40页 |
·镰形扇头蜱的饲养 | 第32-33页 |
·镰形扇头蜱总RNA的提取 | 第33页 |
·SP30 和SP48 基因保守区的扩增 | 第33-34页 |
·SP30 和SP48 基因 3'RACE端的扩增 | 第34页 |
·SP30 和SP48 基因 5'RACE端的扩增 | 第34-35页 |
·SP30 和SP48 基因全长的克隆和鉴定 | 第35页 |
·目的基因的生物学分析 | 第35-40页 |
·讨论 | 第40-42页 |
第三章 Real-time PCR分析SP30 和SP48 基因的表达特点及分布情况 | 第42-48页 |
·前言 | 第42页 |
·材料 | 第42页 |
·方法 | 第42-45页 |
·镰形扇头蜱各发育阶段蜱和蜱的各组织器官的收集 | 第42-43页 |
·Real-time PCR引物设计 | 第43-44页 |
·Real-time PCR分析 | 第44-45页 |
·结果 | 第45-47页 |
·Real-time PCR分析SP30 和SP48 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 | 第45-46页 |
·Real-time PCR分析SP30 和SP48 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的表达情况 | 第46-47页 |
·讨论 | 第47-48页 |
第四章 镰形扇头蜱丝氨酸蛋白酶SP30 和SP48 基因的原核表达 | 第48-68页 |
·前言 | 第48页 |
·材料 | 第48-49页 |
·方法 | 第49-60页 |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9-52页 |
·重组蛋白的表达 | 第52-57页 |
·抗血清的制备 | 第57-58页 |
·Western blot | 第58-60页 |
·酶活分析 | 第60页 |
·结果 | 第60-67页 |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0-65页 |
·抗血清的制备 | 第65-66页 |
·Western blot分析 | 第66-67页 |
·酶活性分析 | 第67页 |
·讨论 | 第67-68页 |
第五章 镰形扇头蜱丝氨酸蛋白酶SP30 和SP48 基因的RNA干扰研究 | 第68-76页 |
·前言 | 第68页 |
·材料 | 第68页 |
·方法 | 第68-73页 |
·dsRNA的合成及纯化 | 第68-71页 |
·显微注射 | 第71页 |
·蜱的接种及饲养 | 第71-72页 |
·RNA干扰效果的分析 | 第72-73页 |
·结果 | 第73-75页 |
·Real-time PCR分析干扰效果 | 第73-74页 |
·RNA干扰对蜱的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第74-75页 |
·讨论 | 第75-76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附录 | 第82-9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