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利益表达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导论 | 第10-19页 |
(一) 选题来源及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6页 |
(三)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五) 创新点 | 第17-19页 |
一、主要概念及基本理论 | 第19-24页 |
(一) 主要概念 | 第19-21页 |
1、农民工 | 第19-20页 |
2、利益表达 | 第20-21页 |
(二) 基本理论 | 第21-24页 |
1、社会分层理论 | 第21-22页 |
2、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22-23页 |
3、政治参与理论 | 第23-24页 |
二、农民工利益表达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24-34页 |
(一) 农民工利益表达的发展历程 | 第24-26页 |
1、沉寂阶段 | 第24页 |
2、萌芽阶段 | 第24-25页 |
3、摸索阶段 | 第25-26页 |
(二) 农民工利益表达事件中的突出案例分析 | 第26-30页 |
1、案例回顾 | 第26-28页 |
2、案例中农民工利益表达效果分析 | 第28-30页 |
(三) 农民工利益表达现状的总体评价 | 第30-34页 |
1、农民工利益表达取得的效果 | 第30-32页 |
2、农民工利益表达受损的表现 | 第32-34页 |
三、农民工利益表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4-41页 |
(一) 农民工利益表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1、利益表达能力的欠缺 | 第34页 |
2、利益表达渠道不畅 | 第34-36页 |
3、利益表达客体的“不作为” | 第36页 |
4、大众传媒的负面宣传效果 | 第36页 |
(二) 农民工利益表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 第36-41页 |
1、农民工自身的原因 | 第36-37页 |
2、利益表达渠道不畅的原因 | 第37-39页 |
3、政府部门监管力度不够 | 第39页 |
4、有些传媒及传媒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 第39-41页 |
四、发达国家工人有效利益表达的经验借鉴 | 第41-45页 |
(一) 发达国家工人利益表达经验 | 第41-42页 |
1、完善的法律支撑 | 第41页 |
2、工人的组织化程度高 | 第41-42页 |
3、工人利益表达行为规范化 | 第42页 |
(二) 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的借鉴 | 第42-45页 |
1、加强法律援助制度的建设 | 第42-43页 |
2、让工会从新发挥重要作用 | 第43页 |
3、规范农民工的利益表达行为 | 第43-45页 |
五、实现我国农民工有效利益表达的路径 | 第45-52页 |
(一) 提高农民工利益表达的能力 | 第45-46页 |
1、提高农民工自我学习的能力 | 第45页 |
2、转变观念 | 第45-46页 |
(二) 拓宽农民工利益表达的渠道 | 第46-50页 |
1、完善农民工利益表达的体制内渠道 | 第46-48页 |
2、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 | 第48-49页 |
3、提高农民工的组织化水平 | 第49-50页 |
(三) 发挥大众传媒的积极作用 | 第50-51页 |
1、加强政府对媒体的监管 | 第50页 |
2、开设专门针对农民工的公益媒体 | 第50-51页 |
(四) 企业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 第51-52页 |
1、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 | 第51页 |
2、加强对农民工的关怀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