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新型纳米催化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7-35页
   ·研究背景第17页
   ·纳米催化技术和纳米催化剂第17-19页
   ·纳米氧化锌基光催化剂的研究现状第19-24页
     ·光催化概述第19-20页
     ·光催化机理第20-22页
     ·纳米氧化锌光催化剂研究进展第22-24页
     ·纳米ZnO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第24页
   ·纳米铜基催化剂的研究现状第24-28页
     ·纳米铜的性质第24-25页
     ·纳米铜的制备第25-27页
     ·铜催化苯羟基化反应第27页
     ·纳米铜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第27-28页
   ·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第28-29页
     ·核壳结构材料概述第28页
     ·核壳结构材料制备方法第28-29页
   ·超重力技术用于制备纳米材料第29-31页
   ·微反应器技术用于制备纳米材料第31-32页
   ·论文选题目的和意义第32-33页
   ·论文研究内容第33-35页
第二章 纳米氧化锌光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研究第35-63页
   ·引言第35-36页
   ·实验部分第36-39页
     ·实验原料第36页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36-37页
     ·类球状纳米氧化锌光催化剂制备流程第37页
     ·棒状纳米氧化锌光催化剂制备流程第37-38页
     ·花状纳米氧化锌光催化剂制备流程第38页
     ·分析与表征第38-39页
     ·光催化性能测试第39页
   ·结果与讨论第39-62页
     ·类球状纳米氧化锌光催化剂的表征和制备条件比较第39-44页
       ·类球状纳米氧化锌光催化剂的晶型分析第39-40页
       ·原料浓度对产物的控制第40-41页
       ·水热温度、时间对产物的控制第41-43页
       ·溶剂比例对粒径的控制第43-44页
     ·棒状纳米氧化锌光催化剂的表征和制备条件比较第44-49页
       ·棒状纳米氧化锌光催化剂的晶型分析第44-45页
       ·原料浓度对产物的控制第45-46页
       ·水热温度、时间对产物的控制第46-47页
       ·溶剂比例对产物的控制第47-48页
       ·pH值对产物的控制第48-49页
     ·花状纳米氧化锌光催化剂的表征和制备条件比较第49-54页
       ·花状纳米氧化锌光催化剂的晶型分析第49-50页
       ·原料浓度对产物的控制第50-51页
       ·水热温度、时间对产物的控制第51-52页
       ·溶剂比例对产物的控制第52-53页
       ·pH值对产物的控制第53-54页
     ·产品的光催化性能研究第54-62页
       ·光催化剂形貌对活性的影响第55-56页
       ·光催化剂粒径对活性的影响第56-58页
       ·煅烧处理对活性的影响第58-59页
       ·光催化体系参数对反应的影响第59-61页
       ·光催化剂的寿命研究第61-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三章 新型核壳结构ZnO@SiO_2、ZnO@@SiO_2纳米光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及应用研究第63-78页
   ·引言第63页
   ·实验部分第63-66页
     ·实验原料第63-64页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64页
     ·ZnO@SiO_2的制备流程第64-65页
     ·ZnO@@SiO_2的制备流程第65页
     ·分析与表征第65-66页
     ·光催化性能测试第66页
   ·结果与讨论第66-77页
     ·核壳结构ZnO@SiO_2复合材料的表征与光催化性能测试第66-71页
       ·产品的TEM表征第66-67页
       ·产品的XRD表征第67-68页
       ·产品的FT-IR表征第68页
       ·产品的比表面积表征第68-69页
       ·产品的EDS表征第69页
       ·产品的Zeta电位表征第69-70页
       ·产品的光催化性能第70-71页
     ·核壳结构ZnO@@SiO_2复合材料的表征与光催化性能测试第71-76页
       ·产品的TEM表征第71-72页
       ·产品的XRD表征第72-73页
       ·产品的FT-IR表征第73页
       ·产品的比表面积表征第73-75页
       ·产品的EDS表征第75页
       ·产品的光催化性能第75-76页
     ·新型核壳结构ZnO@SiO_2、ZnO@@SiO_2复合光催化剂对其它体系的降解第76-77页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四章 纳米铜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第78-95页
   ·引言第78页
   ·实验部分第78-83页
     ·实验原料第78-79页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79页
     ·铜催化剂的制备流程第79-80页
     ·超重力旋转床反应器制备纳米铜第80-81页
     ·套管式微反应器制备纳米铜第81-83页
     ·产品在苯羟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测试第83页
     ·分析与表征第83页
   ·结果与讨论第83-93页
     ·原料浓度的影响第83-85页
     ·络合剂和pH值的影响第85-87页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第87-90页
     ·微反应器法制备纳米铜催化剂第90-91页
     ·超重力法制备纳米铜催化剂第91-93页
     ·铜催化剂在苯羟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第93页
   ·本章小结第93-95页
第五章 新型核壳结构Cu@C复合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第95-105页
   ·引言第95页
   ·实验部分第95-97页
     ·实验原料第95页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95-96页
     ·实验流程与装置第96-97页
   ·结果与讨论第97-104页
     ·产品的物性表征及制备条件对产品的影响第97-104页
       ·产物的表征第97-99页
       ·水热温度的影响第99-100页
       ·水热时间的影响第100-101页
       ·硫酸铜用量的影响第101-102页
       ·葡萄糖用量的影响第102-103页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第103-104页
     ·新型Cu@C催化剂在苯羟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第104页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第六章 结论第105-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8-119页
作者与导师简介第119-120页
附录第120-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层状结构无机—有机复合薄膜材料的组装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聚合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自组装的机理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