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识别潮流转移的广域后备保护原理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意义 | 第9-10页 |
| ·广域保护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潮流转移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 第2章 广域测量系统概述 | 第15-20页 |
| ·广域测量系统的概念和结构 | 第15-16页 |
| ·相量测量单元(PMU) | 第16-17页 |
| ·PMU 的概念 | 第16页 |
| ·PMU 的布点原则和配置方法 | 第16-17页 |
| ·PMU 的主要功能 | 第17页 |
| ·相量数据集中器(PDC) | 第17-18页 |
| ·通信系统 | 第18-19页 |
| ·WAMS 应用现状 | 第19-20页 |
| 第3章 潮流转移识别方法的研究与分析 | 第20-31页 |
| ·基于追加电流源补偿法估算线路电流 | 第20-22页 |
| ·基于直流潮流分布系数法估算线路有功潮流 | 第22-25页 |
| ·对两种方法的分析 | 第25-26页 |
| ·仿真分析 | 第26-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4章 基于广域测量系统的潮流转移识别方法 | 第31-43页 |
| ·现有防止距离保护因过负荷误动的措施 | 第31-32页 |
| ·识别故障和事故过负荷新方法 | 第32-37页 |
| ·识别对称故障和事故过负荷的方法 | 第32-34页 |
| ·识别不对称故障和事故过负荷的方法 | 第34-37页 |
| ·仿真验证 | 第37-41页 |
| ·仿真案例一 | 第37-40页 |
| ·仿真案例二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 第5章 可识别潮流转移的广域后备保护方案设计 | 第43-51页 |
| ·广域后备保护系统结构 | 第43-45页 |
| ·一般结构形式 | 第43-44页 |
| ·本文采用的系统结构 | 第44-45页 |
| ·潮流转移识别方案 | 第45-49页 |
| ·策略 | 第45-46页 |
| ·保护装置与其保护范围内断路器的对应关系 | 第46-48页 |
| ·实现流程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5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