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动车后备箱逆向工程建模及模具设计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逆向工程概述 | 第8-9页 |
| ·逆向工程的概念 | 第8-9页 |
| ·逆向工程的背景与发展现状 | 第9页 |
| ·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0-1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12页 |
| 2 逆向工程理论概述 | 第12-36页 |
| ·逆向工程的应用 | 第12页 |
| ·逆向工程的工作流程 | 第12-14页 |
| ·逆向工程系统的组成 | 第14页 |
| ·逆向工程的关键技术 | 第14-35页 |
| ·数据获取技术的研究 | 第15-24页 |
| ·采集的数据分析及处理 | 第24-28页 |
| ·逆向工程中的三维CAD模型重构的研究 | 第28-33页 |
| ·逆向工程CAD模型精度评价与误差分析 | 第33-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3 家用电动车后备箱的开发实例 | 第36-62页 |
| ·家用电动车后备箱的外形特点分析及建模思路 | 第36-37页 |
| ·家用电动车后备箱的外形特点分析 | 第36-37页 |
| ·家用电动车后备箱的建模思路 | 第37页 |
| ·家用电动车后备箱塑件的数据采集 | 第37-39页 |
| ·测量策略 | 第37页 |
| ·数据采集 | 第37-39页 |
| ·家用电动车后备箱的点云处理 | 第39-40页 |
| ·去除坏点 | 第39页 |
| ·数据的精简 | 第39-40页 |
| ·家用电动车后备箱模型重构 | 第40-58页 |
| ·输入点云数据 | 第40页 |
| ·建立图层 | 第40页 |
| ·确定拔模方向 | 第40-41页 |
| ·三个水平面的制作 | 第41-42页 |
| ·顶面制作 | 第42-43页 |
| ·侧面制作 | 第43-45页 |
| ·圆角A1、A2和A3的创建 | 第45-47页 |
| ·四个平面制作 | 第47-48页 |
| ·小侧面制作 | 第48-50页 |
| ·Surface A、B、C制作 | 第50-51页 |
| ·曲面修剪 | 第51-53页 |
| ·圆角制作 | 第53-55页 |
| ·底侧面及其圆角制作 | 第55-56页 |
| ·镜像、补面 | 第56-57页 |
| ·成品实体 | 第57-58页 |
| ·模型精度分析 | 第58页 |
| ·家用电动车后备箱的快速成型 | 第58-61页 |
|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简介 | 第58-60页 |
| ·家用电动车后备箱的快速成型 | 第60-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4 家用电动车后备箱塑料模具设计 | 第62-84页 |
| ·家用电动车后备箱塑件材料及工艺性分析 | 第62-64页 |
| ·家用电动车后备箱塑件材料简介 | 第62-63页 |
| ·家用电动车后备箱塑件结构工艺性 | 第63-64页 |
| ·家用电动车后备箱模具设计 | 第64-74页 |
| ·塑件设计分析 | 第64-65页 |
| ·塑件模流分析 | 第65-68页 |
| ·制品成型工艺设计 | 第68页 |
| ·注塑设备选择 | 第68-70页 |
| ·浇注系统设计 | 第70-74页 |
| ·家用电动车后备箱塑件模具成型零件设计及加工 | 第74-78页 |
| ·分型面选择 | 第74-75页 |
| ·型腔的设计 | 第75-76页 |
| ·型芯设计 | 第76页 |
| ·加工工艺方案制订 | 第76-78页 |
| ·顶出机构设计 | 第78-81页 |
| ·推板顶出机构 | 第78-80页 |
| ·定距离分型拉紧机构 | 第80-81页 |
| ·模具结构及工作过程 | 第81-82页 |
| ·家用电动车后备箱塑件的装配与试模 | 第82-83页 |
| ·模具装配 | 第82页 |
| ·试模 | 第82-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 5 结论 | 第84-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8-89页 |
| 致谢 | 第89-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