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浮床对藻类群落结构及N、P的影响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科学问题 | 第13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26页 |
·生态浮床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国外生态浮床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我国生态浮床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植物对藻类的影响 | 第18-20页 |
·动物对藻类的影响 | 第20-22页 |
·生态浮床对藻类的影响及对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 | 第22-26页 |
第三章 生态浮床对水体中藻类种群的影响研究 | 第26-38页 |
第一节 浮床植物与鲢鱼组合对水体中藻类的影响研究 | 第26-3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6-27页 |
·测定项目和统计方法 | 第27-28页 |
·不同处理对水体中藻类的影响 | 第28-31页 |
·讨论 | 第31-33页 |
第二节 水源地浮床拦截蓝藻水华的研究 | 第33-3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测定项目和统计方法 | 第34页 |
·浮床对水体中藻类的影响 | 第34-36页 |
·讨论 | 第36-37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浮床植物对水体中藻类的影响 | 第38-56页 |
第一节 水生植物与铜绿微囊藻共培养研究 | 第38-4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39页 |
·测定项目和统计方法 | 第39页 |
·不同培养处理对铜绿微囊藻的影响 | 第39-41页 |
·讨论 | 第41-42页 |
第二节 浮床植物培养液对铜绿微囊藻的影响研究 | 第42-46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2页 |
·测定项目和统计方法 | 第42页 |
·植物培养液对铜绿微囊藻的影响 | 第42-44页 |
·讨论 | 第44-46页 |
第三节 植物体浸提液对铜绿微囊藻的影响 | 第46-5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6页 |
·测定项目和统计方法 | 第46页 |
·植物体新鲜浸提液对铜绿微囊藻的影响 | 第46-51页 |
·讨论 | 第51-53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53-56页 |
第五章 生态浮床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研究 | 第56-66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6页 |
·实验材料 | 第56页 |
·方法 | 第5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6-63页 |
·不同处理对水质的净化效果 | 第56-63页 |
·讨论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第66-68页 |
·全文总结 | 第66-67页 |
·创新点和不足 | 第67页 |
·创新点 | 第67页 |
·不足之处 | 第67页 |
·研究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