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50页 |
| §1.引言 | 第16页 |
| §2.纳米电极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 第16-18页 |
| §3.纳米电极制备方法的发展 | 第18-24页 |
| ·带状纳米电极的制备 | 第18-20页 |
| ·盘纳米电极的制备 | 第20-22页 |
| ·半球状纳米电极的制备 | 第22页 |
| ·纳米孔电极的制备 | 第22-23页 |
| ·碳材料在纳米电极方面的应用 | 第23-24页 |
| ·纳米阵列电极的制备 | 第24页 |
| §4.纳米电极的表征方法 | 第24-29页 |
| ·电子显微镜 | 第25-26页 |
| ·电化学的稳态伏安法 | 第26-28页 |
|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 | 第28页 |
| ·表面吸附法 | 第28-29页 |
| §5.纳米电极的应用 | 第29-40页 |
| ·电化学基础研究 | 第29-32页 |
| ·单酶电化学 | 第32页 |
| ·单纳米粒子电化学和电催化 | 第32-34页 |
| ·离子选择电极和传感器 | 第34-35页 |
| ·扫描探针技术 | 第35-36页 |
| ·生物体细胞检测分析 | 第36-40页 |
| §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 第40-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50页 |
| 第二章 可控性AU纳米电极的制备 | 第50-69页 |
| 摘要 | 第50页 |
| 1.引言 | 第50-51页 |
| 2.实验部分 | 第51-57页 |
| ·主要试剂 | 第51-52页 |
| ·主要仪器 | 第52-54页 |
| ·金纳米电极制备流程图 | 第54页 |
| ·石英光纤纳米尖端的拉制 | 第54-55页 |
| ·金纳米尖端的制备 | 第55-56页 |
| ·金纳米种子催化剂的制备 | 第55页 |
| ·石英光纤纳米尖端外壁化学沉积均匀的金膜 | 第55-56页 |
| ·金柱状微电极的制备 | 第56页 |
| ·金纳米电极的可控制备 | 第56-57页 |
| 3.结果与讨论 | 第57-66页 |
| ·光纤纳米尖端的拉制参数优化 | 第57-58页 |
| ·催化剂金纳米粒子性状测试 | 第58页 |
| ·石英光纤纳米尖端外壁化学沉积生长金膜的时间控制 | 第58-61页 |
| ·电泳绝缘最佳条件讨论 | 第61-66页 |
| ·电泳漆原理 | 第61-62页 |
| ·最佳电泳漆浓度 | 第62-63页 |
| ·最佳电泳电位 | 第63-65页 |
| ·最佳电泳次数 | 第65-66页 |
| 4.结论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69页 |
| 第三章 AU纳米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 第69-83页 |
| 摘要 | 第69页 |
| 1.引言 | 第69-70页 |
| 2.实验部分 | 第70-72页 |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70-71页 |
| ·电极的形貌和尺寸表征 | 第71页 |
| ·AU纳米电极在电活性物质中循环伏安扫描速率的研究 | 第71页 |
| ·扩散系数的测定 | 第71页 |
| ·电子传递反应速率常数(K~0)的测量 | 第71-72页 |
| 3.结果与讨论 | 第72-81页 |
| ·AU纳米电极的SEM/EDX的表征 | 第72-73页 |
| ·AU纳米电极的稳态循环伏安表征 | 第73-76页 |
| ·AU纳米电极在电活性物质中循环伏安扫描速率的研究 | 第76-77页 |
| ·扩散系数的测定 | 第77-79页 |
| ·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第79-81页 |
| 4.结论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3页 |
| 附录:硕士就读阶段科研成果 | 第83-84页 |
| 致谢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