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村信息化发展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1 引言 | 第9-23页 |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 ·现实意义 | 第11-13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6页 |
| ·农村信息化的概念内涵 | 第13-14页 |
| ·农村信息服务模式 | 第14-16页 |
| ·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16-21页 |
| ·国内农村信息化发展 | 第16-19页 |
| ·国外农村信息化发展 | 第19-21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1-22页 |
| ·研究思路 | 第21页 |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 ·论文创新点 | 第22-23页 |
| 2 安徽省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 | 第23-28页 |
| ·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 第23-26页 |
|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 第23-24页 |
| ·农村信息化平台与资源建设成效明显 | 第24-25页 |
| ·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渐趋完善 | 第25-26页 |
| ·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约束 | 第26-28页 |
| ·体制与机制有待完善 | 第26-27页 |
| ·信息化支撑有待提升 | 第27-28页 |
| 3 安徽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第28-35页 |
| ·目标与基本原则 | 第28-29页 |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 | 第28页 |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第28-29页 |
|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29-31页 |
|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计算 | 第31-35页 |
| ·计算方法 | 第31页 |
| ·专家选取 | 第31-32页 |
| ·指标赋值权重计算与确定 | 第32-34页 |
| ·指标赋值权重计算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 4 安徽省农村信息化发展因子分析 | 第35-42页 |
| ·指标选取及依据 | 第35页 |
| ·因子分析过程 | 第35-38页 |
| ·因子命名及解释 | 第38-39页 |
| ·综合得分及排序 | 第39-40页 |
| ·因子分析结果评价 | 第40-42页 |
| 5 安徽省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 第42-51页 |
| ·大力提升农村信息基础设施 | 第42-43页 |
| ·健全基础信息网络 | 第42页 |
| ·推进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 | 第42页 |
| ·集成与推广价廉实用的信息终端 | 第42-43页 |
|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 | 第43页 |
| ·搭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第43-46页 |
| ·建设统一省级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第43-44页 |
| ·打造民生信息服务系统 | 第44-45页 |
| ·构建产业信息服务系统 | 第45-46页 |
| ·构建新型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 第46-48页 |
| ·促进农村信息服务站普及工程 | 第46页 |
| ·健全专家服务和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 | 第46-47页 |
| ·形成农村信息服务可持续运营机制 | 第47-48页 |
| ·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农业应用 | 第48-49页 |
| ·加大农村信息化技术研发力度 | 第48页 |
| ·加大物联网技术应用 | 第48页 |
| ·推进云计算技术应用 | 第48-49页 |
| ·推进移动互联技术 | 第49页 |
| ·营造农村信息化良好发展环境 | 第49-51页 |
| ·重视农村信息技术培训 | 第49-50页 |
| ·提升涉农人员信息素质 | 第50页 |
| ·营造农村信息化发展良好氛围 | 第50-51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1-52页 |
| 附录 | 第52-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