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论文工作背景 | 第10-11页 |
·物联网现状 | 第10-11页 |
·M2M技术简介 | 第11页 |
·论文工作意义与目标 | 第11-13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第2章 M2M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14-31页 |
·现有M2M系统架构简介及分析 | 第14-21页 |
·基于无线机器通信协议(WMMP)的M2M系统架构 | 第14-17页 |
·OPC统一架构(OPC UA) | 第17-21页 |
·M2M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21-24页 |
·资源标识问题 | 第22页 |
·资源标识分配对象问题 | 第22-23页 |
·终端接入与服务提供问题 | 第23-24页 |
·M2M系统架构设计 | 第24-31页 |
·系统总体架构 | 第24-25页 |
·各层具体功能 | 第25-28页 |
·M2M服务平台的模块和功能 | 第28-31页 |
第3章 M2M终端资源标识方法 | 第31-46页 |
·传统M2M终端资源标识分配管理机制简介 | 第31-37页 |
·EPC服务 | 第31-35页 |
·中国CPC编码 | 第35-36页 |
·传统M2M终端资源标识分配与管理机制比较分析 | 第36-37页 |
·M2M资源标识系统的需求 | 第37-38页 |
·M2M终端资源标识结构及分配 | 第38-40页 |
·M2M终端资源标识的管理机制 | 第40-43页 |
·标识的两种管理模式 | 第40-42页 |
·标识的分级管理 | 第42-43页 |
·标识的移动性管理 | 第43页 |
·M2M终端资源标识机制的兼容性处理方案 | 第43-46页 |
·IOT标识与EPC编码的兼容性 | 第43-45页 |
·IOT标识与CPC编码的兼容性 | 第45-46页 |
第4章 M2M服务平台的概要设计 | 第46-60页 |
·总体说明 | 第46-47页 |
·M2M服务平台结构 | 第46-47页 |
·M2M服务平台接口 | 第47页 |
·系统模块结构 | 第47-50页 |
·代理模块 | 第48-49页 |
·注册模块 | 第49页 |
·地址解析模块 | 第49-50页 |
·业务签约模块 | 第50页 |
·接口与消息设计 | 第50-52页 |
·消息类型定义 | 第51页 |
·接口消息结构定义 | 第51-52页 |
·交互流程图 | 第52-60页 |
·注册处理流程 | 第52-54页 |
·转发消息流程 | 第54-56页 |
·查询消息流程 | 第56-58页 |
·通知消息流程 | 第58-60页 |
第5章 M2M服务平台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60-77页 |
·系统总体类图设计 | 第60页 |
·系统各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60-68页 |
·Proxy模块 | 第60-62页 |
·Register模块 | 第62-64页 |
·Dns模块 | 第64-66页 |
·Smp模块 | 第66-68页 |
·接口消息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68-73页 |
·包结构定义 | 第68-69页 |
·消息结构详细设计 | 第69-71页 |
·消息描述方法定义 | 第71-72页 |
·消息参数使用位置 | 第72-73页 |
·系统功能测试 | 第73-77页 |
·测试环境与配置 | 第73-75页 |
·测试用例 | 第75-76页 |
·测试分析与结论 | 第76-77页 |
第6章 总结 | 第77-79页 |
·全文工作总结 | 第77页 |
·下一步工作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附录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