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优良无性系组织培养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目录 | 第9页 |
Contents | 第9-11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4页 |
·杉木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外植体的选择 | 第11-13页 |
·外植体消毒 | 第13-14页 |
·离体培养技术 | 第14-15页 |
·杉木组织培养面临的问题 | 第15-16页 |
·植物多倍体研究进展 | 第16-22页 |
·多倍体起源 | 第16-17页 |
·植物多倍体诱导 | 第17-19页 |
·植物多倍体的鉴定 | 第19-20页 |
·植物多倍体的应用 | 第20-22页 |
·培养基成分 | 第22页 |
·研究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2-23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4-28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24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24页 |
·试验方法 | 第24-26页 |
·外植体预处理 | 第24页 |
·培养条件设置 | 第24页 |
·选用的培养基 | 第24-25页 |
·杉木苗移栽方法 | 第25页 |
·杉木多倍体诱导方法 | 第25页 |
·杉木多倍体鉴定方法 | 第25页 |
·指标测定计算 | 第25页 |
·分析方法 | 第25-26页 |
·试验内容 | 第26-28页 |
·杉木外植体消毒试验 | 第26-27页 |
·杉木优良无性系诱导试验设计 | 第27页 |
·杉木优良无性系增殖试验设计 | 第27页 |
·杉木优良无性系组培苗生根试验 | 第27页 |
·杉木优良无性系多倍体诱导试验 | 第27-28页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8-47页 |
·杉木外植体消毒试验 | 第28-32页 |
·杉木种子消毒的初步试验 | 第28页 |
·杉木种子消毒的单因素试验 | 第28-30页 |
·杉木种子消毒的正交试验结果 | 第30-31页 |
·杉木苗消毒方案的筛选 | 第31-32页 |
·杉木外植体诱导试验 | 第32-33页 |
·诱导培养基的筛选 | 第32页 |
·不同杉木优良无性系组培诱导的比较 | 第32-33页 |
·增殖试验 | 第33-41页 |
·培养基类型对杉木组培增殖的影响 | 第33页 |
·活性炭对杉木苗的影响 | 第33-34页 |
·取材大小、pH值对杉木组培的影响 | 第34-35页 |
·杉木种子和茎尖诱导芽的培养比较 | 第35页 |
·生长调节物质对杉木组培苗增殖的影响 | 第35-39页 |
·不同优良无性系比较试验 | 第39-41页 |
·杉木优良无性系组培苗诱导生根试验 | 第41-44页 |
·诱导生根试验配方探究 | 第41-43页 |
·不同优良无性系诱导生根试验的比较 | 第43-44页 |
·杉木组培苗移栽试验 | 第44页 |
·秋水仙素对杉木组培的影响 | 第44-47页 |
·秋水仙素浓度梯度和处理时间对杉木多倍体诱导效果 | 第44-46页 |
·杉木形态变化 | 第46-47页 |
第4章 讨论 | 第47-49页 |
·外植体消毒 | 第47页 |
·杉木组培苗的增殖培养 | 第47页 |
·杉木组培苗的生根及练苗移栽 | 第47-48页 |
·杉木多倍体诱导 | 第48-49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彩图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