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4页 |
| 缩略语表 | 第4-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前言 | 第8-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25页 |
| 1. 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学研究进展 | 第10-17页 |
| ·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名的认识 | 第10页 |
| ·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0-12页 |
| ·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 | 第12-17页 |
| 2. 现代医学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 3. 白介素6(IL-6)在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中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 ·IL-6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的作用 | 第20页 |
| ·IL-6在原发性高血压外周血清中的作用 | 第20页 |
| ·IL-6在血小板聚集中的作用 | 第20-21页 |
| 4. 中药苏木的研究进展 | 第21-25页 |
| ·中药苏木的化学成分 | 第21-22页 |
| ·中药苏木的现代药理研究 | 第22-2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9页 |
| 1. 材料 | 第25-26页 |
| ·实验动物 | 第25页 |
| ·实验药物 | 第25页 |
| ·实验试剂及主要仪器 | 第25-26页 |
| 2. 方法 | 第26-29页 |
| ·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 | 第26页 |
| ·实验分组及给药 | 第26页 |
| ·标本取材 | 第26-27页 |
| ·大鼠外周血清IL-6浓度的测定 | 第27页 |
| ·腹主动脉HE染色 | 第27-28页 |
| ·统计学处理 | 第28-29页 |
| 结果 | 第29-31页 |
| 1. 一般情况 | 第29页 |
| 2. 大鼠血清IL-6的含量及变化 | 第29页 |
| 3. 大鼠血管壁病理学改变 | 第29-31页 |
| 讨论 | 第31-38页 |
| 1. 关于苏木的选择 | 第31页 |
| 2. 关于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 第31-35页 |
| ·实验动物的选择 | 第31-33页 |
| ·造模方法的选择 | 第33-35页 |
| 3. 关于血清中HL-6含量的变化 | 第35-36页 |
| 4. 关于腹主动脉血管壁病理形态学变化 | 第36-37页 |
| 5. 展望 | 第37-38页 |
| 结论 | 第38-39页 |
| 致谢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6页 |
| 附录 | 第46-47页 |
|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7-49页 |
| 个人简历 | 第49-50页 |
| 附录 | 第50-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