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目录 | 第10-13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刘庆思教授学术思想及学术成就 | 第15-35页 |
·刘庆思教授简介 | 第15-16页 |
·学术地位 | 第15页 |
·学术履历 | 第15页 |
·学术成果 | 第15-16页 |
·学术荣誉 | 第16页 |
·学术培养 | 第16页 |
·刘庆思教授学术思想渊源 | 第16-19页 |
·中医世家,院校培养 | 第17页 |
·悬壶济世,衷中参西 | 第17页 |
·继承传统,创新理论 | 第17-19页 |
·刘庆思教授学术成就概论 | 第19-27页 |
·中医骨质疏松症的新概念 | 第19-22页 |
·创伤骨折的治疗 | 第22-25页 |
·腰腿痛的治疗 | 第25-27页 |
·刘庆思教授论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学术思想总结 | 第27-30页 |
·虚瘀病因学说 | 第27页 |
·虚瘀病机学说 | 第27-28页 |
·虚瘀辨证论治理论 | 第28页 |
·证治举要 | 第28-30页 |
·中药骨康方的研制 | 第30-35页 |
·骨康方的组方依据和方药分析 | 第30-31页 |
·中药骨康方剂型的研究 | 第31-32页 |
·运用补肾、健脾、活血法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概况 | 第32-35页 |
第二章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文献研究 | 第35-53页 |
·中西医学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 第35-53页 |
·现代医学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 第35-46页 |
·祖国医学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 第46-53页 |
第三章 刘庆思教授论治骨质疏症实验研究 | 第53-65页 |
·材料 | 第53页 |
·实验动物 | 第53页 |
·试验药物 | 第53页 |
·实验环境 | 第53页 |
·方法 | 第53-54页 |
·造模及给药方法 | 第53页 |
·检测指标 | 第53-54页 |
·统计分析 | 第54页 |
·实验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54-55页 |
·实验结果 | 第55-59页 |
·骨密度测定 | 第55-56页 |
·血清雌二醇(E2)测定 | 第56页 |
·肾功能测定 | 第56-57页 |
·25(OH)D_3及1,25(OH)_2D_3测定 | 第57页 |
·血镉、尿镉测定 | 第57-58页 |
·各项指标相关分析 | 第58-59页 |
·讨论 | 第59-65页 |
·维生素D的代谢和调节 | 第59-60页 |
·镉对维生素D代谢的影响 | 第60-61页 |
·骨康对各项指标的影响分析 | 第61-63页 |
·本临床研究所选观察指标的评价和意义 | 第63-65页 |
第四章 刘庆思教授论治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 | 第65-74页 |
·临床资料 | 第65页 |
·一般资料 | 第65页 |
·诊断标准 | 第65页 |
·排除标准 | 第65页 |
·纳入标准 | 第65页 |
·实验分组 | 第65页 |
·治疗方法 | 第65页 |
·实验药物 | 第65页 |
·给药方法 | 第65页 |
·检测指标 | 第65-66页 |
·25(OH)D_3及1,25(OH)2D3测定 | 第65页 |
·血清雌二醇(E2)测定 | 第65-66页 |
·腰椎骨密度值测定 | 第66页 |
·统计分析 | 第66页 |
·临床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66页 |
·实验结果 | 第66-70页 |
·25(OH)D_3测定 | 第66-67页 |
·1,25(OH)2D3测定 | 第67-68页 |
·E2测定 | 第68-69页 |
·骨密度测定 | 第69页 |
·各指标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 第69-70页 |
·讨论 | 第70-74页 |
·中医肾主骨与羟化酶的关系 | 第70页 |
·活性维生素D作用机理 | 第70-72页 |
·骨康对25(OH)D_3、1,25(OH)_2D_3、E2的影响 | 第72页 |
·骨康对骨密度的影响 | 第72-74页 |
结语 | 第74-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附录 | 第82-88页 |
中医师承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课题情况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