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英文缩略语简表 | 第8-9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9-35页 |
| 综述一 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 第9-16页 |
| 综述二 西医对高血压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 | 第16-24页 |
| 综述三 针刺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 第24-29页 |
| 综述四“平冲降逆育阴”针刺法内涵研究 | 第29-35页 |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35-57页 |
| 前言 | 第35-3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6-46页 |
| 1. 研究对象 | 第36-39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39-40页 |
| 3. 指标检测 | 第40-44页 |
| 4. 统计学处理 | 第44页 |
| 5. 权益保护 | 第44页 |
| 6. 质量控制 | 第44-46页 |
| 结果 | 第46-51页 |
| 1. 血压变化比较 | 第46-48页 |
| 2. 心率变化比较 | 第48-50页 |
| 3. 症状积分疗效比较 | 第50-51页 |
| 讨论 | 第51-57页 |
| 1. 高血压病因病机分析 | 第51页 |
| 2. 针刺降压起效关键因素探讨 | 第51页 |
| 3. “平冲降逆育阴”针刺法取穴和手法解析 | 第51-52页 |
| 4. “平冲降逆育阴”针刺法疗效评价 | 第52页 |
| 5. “平冲降逆育阴”针刺法与效应时间点的相关性分析 | 第52页 |
| 6. 展望 | 第52-54页 |
| 附录:典型病案 | 第54-57页 |
| 结论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个人简历 | 第66-67页 |
| 附录 | 第67-77页 |
| 附图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