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国内外关于旅游集群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乡村旅游集群发展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8-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主要观点 | 第19-20页 |
2 乡村旅游及乡村旅游集群理论 | 第20-28页 |
·乡村旅游基本理论 | 第20-23页 |
·乡村旅游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乡村旅游特征 | 第21-23页 |
·乡村旅游集群基础理论 | 第23-28页 |
·旅游产业集群理论基础 | 第23-24页 |
·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 | 第24-25页 |
·乡村旅游集群的概念 | 第25页 |
·乡村旅游集群的构成要素 | 第25-26页 |
·影响乡村旅游集群化发展的因素 | 第26-28页 |
3 山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8-37页 |
·山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第28-32页 |
·山西省乡村旅游发展总体概况 | 第28-30页 |
·山西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分类 | 第30页 |
·山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市场机遇 | 第30-32页 |
·山西省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 第32-37页 |
·微观层面 | 第32-33页 |
·中观层面 | 第33-35页 |
·宏观层面 | 第35-37页 |
4 山西省乡村旅游集群化发展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37-48页 |
·山西省乡村旅游集群化发展必要性分析 | 第37-40页 |
·山西省乡村旅游经营主体提升竞争力与创新力的需要 | 第37-38页 |
·山西省创建乡村旅游区域品牌的需要 | 第38页 |
·山西省乡村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需要 | 第38-39页 |
·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径 | 第39-40页 |
·山西省乡村旅游集群化发展可行性分析 | 第40-48页 |
·乡村旅游本身具有集群化发展的基础 | 第40-41页 |
·山西旅游产业集群态势初步形成 | 第41-45页 |
·山西乡村旅游资源优势 | 第45-46页 |
·政府政策的扶持鼓励 | 第46-48页 |
5 山西省乡村旅游集群化发展思路及构想 | 第48-60页 |
·山西省乡村旅游集群化发展思路 | 第48-53页 |
·初始阶段——增长极的选择与培育 | 第48-50页 |
·增强阶段——产业链的接通与延伸 | 第50-52页 |
·形成阶段——山西省乡村旅游集群体系的形成 | 第52-53页 |
·山西省乡村旅游集群化发展构想 | 第53-60页 |
·以太原为核心的环城游憩乡村旅游密集区 | 第54-55页 |
·以大同、朔州及忻州为中心的晋北休闲度假乡村旅游密集区 | 第55-56页 |
·以晋中为中心的晋中平遥古城乡村旅游密集区 | 第56-57页 |
·以长治、晋城为中心的晋东南农家庄园乡村旅游密集区 | 第57-58页 |
·以临汾、运城为中心的晋南养身休闲乡村旅游密集区 | 第58-60页 |
6 促进山西省乡村旅游集群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60-64页 |
·微观层面 | 第60-61页 |
·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发挥大、中、小企业各自优势 | 第60页 |
·突出乡村特色,加大市场宣传力度 | 第60-61页 |
·中观层面 | 第61-62页 |
·优化乡村旅游产业链内部结构 | 第61-62页 |
·加强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发挥区域品牌优势 | 第62页 |
·宏观层面 | 第62-64页 |
·改善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的宏观发展环境 | 第62页 |
·制定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