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方艺术理论中“艺术作为形式”的再认识
| 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4页 |
| 引言 | 第14-15页 |
| 第一章 "艺术作为形式"产生的背景 | 第15-19页 |
| ·现代艺术革命 | 第15-16页 |
| ·形式主义大受欢迎的原因 | 第16-19页 |
| 第二章 对形式主义理论的再认识 | 第19-34页 |
| ·形式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 第19-22页 |
| ·克莱夫·贝尔 | 第19-20页 |
| ·罗杰·弗莱 | 第20-22页 |
| ·形式作为目的——有意与无意 | 第22-24页 |
| ·形式主义眼中的"共同点论证" | 第22-23页 |
| ·形式是艺术创作的最终目的 | 第23-24页 |
| ·好艺术与坏艺术的区分 | 第24页 |
| ·形式与再现性内容的关系 | 第24-26页 |
| ·对形式主义的反驳 | 第26-34页 |
| ·"有意展示形式"是否是艺术的唯一目的 | 第26-28页 |
| ·把"有意"去掉引出的难题 | 第28页 |
| ·什么是"有意味的形式"? | 第28-31页 |
| ·抛弃"有意味",只谈形式 | 第31页 |
| ·再现与形式是否相关 | 第31-34页 |
| 第三章 对新形式主义理论的再认识 | 第34-44页 |
| ·新形式主义——对形式主义的修正及其新观点 | 第34页 |
| ·新形式主义的提出 | 第34页 |
| ·新形式主义的优点 | 第34-38页 |
| ·新形式主义的观点 | 第34-35页 |
| ·新形式主义的优点 | 第35-38页 |
| ·对新形式主义的反驳 | 第38-44页 |
| ·内容与形式能否成为艺术的必要条件 | 第38-40页 |
| ·什么是"以一种恰当的方式联系"? | 第40-44页 |
| 第四章 对其他形式理论的再认识 | 第44-54页 |
| ·对艺术形式的进一步认识 | 第44-46页 |
| ·关于形式的描述论 | 第46-47页 |
| ·对描述论的概述 | 第46-47页 |
| ·对描述论的评价 | 第47页 |
| ·关于形式的功能论 | 第47-51页 |
| ·对功能论的概述 | 第47-48页 |
| ·功能论的优点 | 第48-50页 |
| ·功能论的新观点 | 第50-51页 |
| ·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分析两种理论 | 第51-54页 |
| ·欣赏的意义 | 第51-52页 |
| ·功能论与欣赏的关系 | 第52-54页 |
| 结束语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