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43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现状 | 第16-41页 |
·河床形态冲刷调整研究综述 | 第16-22页 |
·河道阻力研究进展 | 第22-30页 |
·分形理论及其在河流动力学中的应用 | 第30-41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41-43页 |
第二章 不同类型分汊河段冲刷调整规律 | 第43-59页 |
·典型河段的冲刷调整特点分析 | 第43-54页 |
·宜昌-虎牙滩河段 | 第44-46页 |
·宜都弯曲分汊段 | 第46-49页 |
·关洲微弯分汊段 | 第49-52页 |
·芦家河微弯分汊段 | 第52-54页 |
·分汊河型河床形态冲刷调整的共性 | 第54-56页 |
·不同类型分汊河段冲刷调整的特点 | 第56-58页 |
·水流动力轴线年内不交替型分汉河段演变特点 | 第56页 |
·水流动力轴线年内交替型分汉河段演变特点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三章 河床表面形态量化方法初步研究 | 第59-75页 |
·深泓纵剖面分形维数计算 | 第59-61页 |
·河段深泓纵剖面分形维数计算方法 | 第59-60页 |
·长江中游各河段深泓纵剖面分形维数变化分析 | 第60-61页 |
·河床表面分形维数计算方法研究 | 第61-70页 |
·河床表面DEM的建立 | 第61-65页 |
·曲面分维数的计算 | 第65-70页 |
·河床表面形态的分形特征 | 第70-74页 |
·河床表面分形维数的时间变化 | 第70-72页 |
·河床表面分形维数的空间变化 | 第72-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四章 试验概况 | 第75-82页 |
·试验设备 | 第75-76页 |
·试验设计及方案 | 第76-82页 |
·试验设计 | 第76-79页 |
·试验方案及观测内容 | 第79-82页 |
第五章 河道冲刷调整过程的分形度量 | 第82-103页 |
·河床表面分形维数的变化过程 | 第82-83页 |
·不同河型河床形态冲刷调整及其床面分维数变化 | 第83-95页 |
·分汊河型河床形态冲刷调整特点及其床面分维数变化 | 第84-86页 |
·顺直河型河床形态冲刷调整特点及其床面分维数变化 | 第86-90页 |
·弯曲河型河床形态冲刷调整特点及其床面分维数变化 | 第90-93页 |
·河床表面分形维数与床面二维形态的关系 | 第93-95页 |
·典型河段床面形态冲淤调整的分形度量 | 第95-99页 |
·各河段BSD变化分析 | 第95页 |
·各河段BSD变化与河床冲淤调整的内在联系 | 第95-98页 |
·BSD的尺度性分析 | 第98-99页 |
·河床表面分形维数与河型关系的讨论 | 第99-101页 |
·河型判别与河床形态的关系 | 第99-100页 |
·基于河床表面分形维数的河型划分方法初步研究 | 第100-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第六章 河床形态调整对河床阻力影响的试验研究 | 第103-116页 |
·流量对河道阻力调整的影响规律 | 第103-105页 |
·流量对河道阻力调整过程的影响规律 | 第103-104页 |
·流量对河道阻力变幅的影响 | 第104-105页 |
·侵蚀基准面对河道阻力调整的影响规律 | 第105-108页 |
·侵蚀基准面对河道阻力调整过程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侵蚀基准面对河道阻力调整幅度的影响 | 第106-108页 |
·河型对河道阻力调整的影响规律 | 第108-111页 |
·不同河型河道阻力大小的对比分析 | 第108-110页 |
·不同河型河道阻力调整过程的对比分析 | 第110-111页 |
·河床形态调整对阻力的影响 | 第111-114页 |
·河床表面分形维数对河道阻力的影响 | 第112页 |
·河道糙率的估算方法 | 第112-1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14-116页 |
第七章 宜昌至杨家脑河段冲刷调整及其对阻力的影响研究 | 第116-137页 |
·三峡工程蓄水后宜昌-杨家脑河段冲刷调整分析 | 第116-125页 |
·冲刷分布概况 | 第117-119页 |
·河床形态与冲刷分布的关系 | 第119-125页 |
·三峡工程蓄水后宜杨河段阻力变化分析 | 第125-129页 |
·河床形态调整的分形分析 | 第125-128页 |
·河段阻力变化及其对宜昌枯水位的影响 | 第128-129页 |
·三峡工程坝下游河段阻力变化趋势分析 | 第129-135页 |
·典型河段冲淤调整趋势 | 第129-132页 |
·河道纵剖面变化趋势 | 第132-133页 |
·河床组成变化趋势 | 第133-134页 |
·河段阻力及宜昌枯水位变化趋势分析 | 第134-135页 |
·本章小结 | 第135-137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7-140页 |
·结论 | 第137-139页 |
·研究展望 | 第139-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53页 |
致谢 | 第153-154页 |
附录 | 第154-155页 |